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回忆鲁迅先生》主要作品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萧红长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萧红是一位经常从记忆深处挖掘写作素材的作家,而这篇文章变是她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作者将自己与鲁迅交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剪裁提炼,组织成文。节选部分共分八/九个生活片段叠加而成,自然空行成段。全文布局自由随意,用女性独有的敏锐目光悉心观察,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灵动传神的细节,以质朴浅白清新隽永的语言,于细微之处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充满人情味的活生生的鲁迅,彰显了一代伟人鲁迅的思想和人格。学习目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思考请大家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小标题内容范围第一部分笑声明朗第1节第二部分步履轻捷第2节第三部分鉴赏服饰第3~33节第四部分待人饮食第34~44节第五部分调侃玩笑第45~48节第六部分感染快乐第49~58节第七部分接待商人第59~67节第八部分回复来信第68~70节本文题目是《回忆鲁迅先生》,课文只写鲁迅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我”,海婴,许广平。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研读课文重点赏析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的青年,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过去,人们把鲁迅复杂化了,今天我们要把复杂的鲁迅简单化,也就是还原一个可亲可爱、可敬可学的鲁迅。探讨与归纳探讨与归纳探讨与归纳鲁迅先生是一位问题1:鲁迅先生既然看过美学书,对着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什么文章开头说他不太注意人的衣裳,“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说明他比较尊重别人,他的注意力不在这些方面。也表现除了鲁迅的人情味。问题2:为什么写海婴喜欢拉我的小辫子?这似乎跟写鲁迅先生没有多大关系?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位慈父说明鲁迅先生很懂儿童心理,丰富了他的慈父形象问题3:萧红从先生的饮食起居写到待人接物等许多日常小事,为什么单单从笑写起?表现鲁迅先生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人觉得他亲切、可亲,拉近了伟人与读者的距离。问题4:文中“贩卖精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直接点明冯雪峰的身份?是隐晦的说法,生活在国统区,不便公开说。说明鲁迅先生与共产党人关系密切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鲁迅先生说话风趣、幽默。问题4:文中主要描写了有关先生的哪些细节?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细节描写来刻画鲁迅先生呢?走路的姿势戴眼镜看字迹潦草的书信亲自校对瞿秋白《海上述林》文稿…(作者从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等方面全方位展现鲁迅先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这样写可以以小见大,再现鲜活生动、可亲可敬的鲁迅形象。)问题5:在作者萧红的眼中,鲁迅先生胜过恩师慈父。可是为什么作者在鲁迅先生逝世三年后才写下这篇文章呢?鲁迅先生的离世,令作者万分悲痛。三年后,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写下此文,将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景仰、思念之情融于娓娓的倾诉中。本文题目《回忆鲁迅先生》,通过阅读,你认为作者萧红回忆鲁迅,对她来说是一个怎样的人?A、亲切的朋友B、尊敬的老师C、慈爱的长辈D、可亲可敬的师长回忆所学过的课文,你印象中的鲁迅和萧红印象中的鲁迅有什么不同,你怎样看待这些不同?这些不同正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一方面他在社会中富有责任感,大胆批评勇于揭示的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而在生活中又是情感丰富、真实可爱的师长丈夫、父亲的形象。这样的鲁迅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血肉丰满的人,而不是一个只是让人敬畏的“神”。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先生爱护青年、支持革命、童心未泯、体恤他人、博学广识、幽默风趣······1956年,鲁迅墓迁到上海虹口公园,由毛泽东题署墓碑。小结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本文与一般人物传记不同,是一篇回忆录。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零碎的细节,随意点染;但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格特征。作文题目:XX其人要求:1、写身边熟悉的人,选取生活琐事,写得有血有肉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3、字数不少于700布置作业:查找有关资料,以《鲁迅真君子》为题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