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3届高三期中考试 物理WORD版.doc
上传人:飞飙****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徐州市2013届高三期中考试 物理WORD版.doc

江苏省徐州市2013届高三期中考试物理WORD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第1卷(选择题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7世纪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A.等效替代B.实验归纳C.理想实验D.控制变量2.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0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如图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相对地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B.t时刻猴子对地速度的大小为v0+atD.t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3.据媒体报道,我国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km,运行周期127min。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4.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它们与盘问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动到两个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A.两物体均沿切线方向滑动B.两物体均沿半径方向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C.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圆周运动,不发生滑动D.物体A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B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5.一个初动能为Ek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两块平行金属板间,飞出时的动能为3。如果这个带电粒子的初速度增加为原来的2倍,再以同样方向飞入,均不计重力,那么该粒子飞出时的动能为,A.4B.4.5C.6D.9.5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在O点处又放置一点电荷+Q,a、b、c、d为以O点为圆心的圆周上的四个点,则下列关于叠加电场中a、b、c、d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b、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B.a点的电场强度数值最大C.a点的电势最高D.c点的电势最高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圆半径为R,小球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轨道,则当其通过最高点时、A.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等于mgB.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等于重力mg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小于gD.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等于8.一范围足够大的电场的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此电场中有一个带电粒子,在t=0时刻由静止释放,若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将做直线运动B.2s末带电粒子的速度最大C.前4s内的总位移为零D.前2s内,电场力所做的总功为零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恒定不变,滑片P在变阻器正中央位置时,电灯L正常发光,现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则移动过程中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电灯L消耗的功率变小D.电阻R1消耗的功率变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9分)三.简答题(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指定的答题处。)10.(3分)右图所示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的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mm。11.(6分)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物体质量M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1)某一组同学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来做实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求出(2)另两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由于他们操作不当,这两组同学得到的a—F关系图象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其原因分别是:图1原因:;图2原因:。12.(5分)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用的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如坐标图2中,请作出F一L图线.(2)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