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王阳明名言王阳明名言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名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熟记名言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理解类题目的理解。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阳明名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王阳明名言篇1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5、“格物”即“慎独”,即“戒惧”。6、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7、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8、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9、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10、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11、无私心就是道。12、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13、谦虚其心,宏大其量。14、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1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16、此心不动,随机而动。17、动亦定,静亦定。18、攻吾之短者是吾师。19、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20、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21、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22、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23、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24、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25、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26、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27、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2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29、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30、一念开明,反身而诚。王阳明名言篇21、静处体悟,事上磨炼。2、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3、常快活便是功夫。4、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5、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6、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7、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8、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9、心无外物,物以心生。10、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11、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12、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13、天理即人欲。14、天理即仁心。15、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16、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17、勿忘勿助必有事焉。18、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19、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20、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2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2、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23、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24、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25、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26、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2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28、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2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30、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王阳明名言篇3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2.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3.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4.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5.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6.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7.攻吾之短者是吾师。8.立学、立言之著,立德、立身之典。9.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10.圣人必可学而至。11.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12.致知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13.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