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英语试题期中试题人教新.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下册英语试题期中试题人教新.docx

三年级下册英语试题期中试题人教新.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英语试卷题号IIIIIIIVVVIVIIVIIIIXXXI卷面总分得分本试卷测试时间为50分钟,满分为100分,其中听力部分占30分,笔试部分占67分,卷面书写占3分,书写要工整哟!PartⅠListening(听力部分,共30分)Ⅰ.听音,选择。(Listenandchoose)(共5分)听单词,选图片,将选项写在题前括号内。每个单词读两遍。()1.A.B.C.()2.A.B.C.()3.A.B.C.()4.A.B.C.()5.A.B.C.Ⅱ.听音,排序。(Listenandrank)(共5分)听句子,根据句子的顺序将下列图片排序。每个句子读两遍。Ⅲ.听音,选择。(Listenandchoose)(共5分)听句子,选出句中所包含的单词,将选项写在题前括号内。每个句子读两遍。()1.A.catB.bagC.dad()2.A.bigB.pigC.it()3.A.heB.sheC.me()4.A.smallB.tallC.how()5.A.grandpaB.grandmotherC.grandmaⅣ.听音,标记。(Listenandtick)(共10分)听短文,在相应的表格里打√。短文读两遍。MikeTomLilyChenJieSarahPartⅡWriting(笔试部分,共67分)HⅤ.Readandwrite.写出与所给字母相邻的字母,注意大小写。(共6分)e1.2.oS3.4.ZV5.6.Ⅵ.Readandjudge.判断下列单词划线部分发音是(×)否(√)相同。(共5分)()1.A.bagB.panda()2.A.dadB.cat()3.A.redB.leg()4.A.penB.she()5.A.sixB.itⅦ.Lookandchoose.看图,并根据图片选择恰当的单词工整规范地填写在对应的图片下面。(共10分)fatgrandmaUSACananastudentⅧ.Readandchoose.选出下列每组单词中不同类的一项。(共6分)()1.A.boyB.girlC.ruler()2.A.manB.shortC.woman()3.A.CanadaB.fatherC.mother()4.A.tigerB.pandaC.friend()5.A.familyB.bigC.small()6.A.teacherB.newC.studentⅨ.Readandmatch.将下列句子和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共10分)1.Itissmall.A.2.Itisfat.B.3.Itisbig.C.4.Itistall.D.5.Itisthin.E.Ⅹ.Readandchoose.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中文意思。(共10分)()1.Issheyourmother?她是你的妈妈吗?B.她是你的姐姐吗?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2.SheisfromtheUK.A.她来自美国。B.她来自英国。“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Myfatheristall.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