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四).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文综(四).doc

高三文综(四).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高三文综测试(四)高三文综测试(Ⅰ卷(共100分)山地的坡向和坡度决定了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量的多少。下图中的①②和③④分别是甲、乙两山地在冬至日南、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图中实线代表等太阳辐射量线)。读图回答2~4题。北京时间11:32:甲地49°46′N)()北京时间4:34:乙地(32°N)乙地()0219:32:261012:34:401410623:32:73°12′0°a°坡度①90°0°°坡度②90°90°20:34:34°34′0°°③坡度90°0°坡度b°④90°°1.图中序号代表的坡向正确的是:(A.①③表示南坡)C.②③表示北坡D.①④表示北坡)B.②④表示南坡2.由图判断甲乙两地冬至日昼夜长短正确的是:(A.甲地夜长约8小时C.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3小时3.图中a、b的值分别为:(A.16°48′,55°26′C.18°20′,56°34’)B.18°20′,55°26′D.16°48′,56°34′B.乙地昼长约8小时D.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1小时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10题。4.该山地所处自然带的自然景观为:()9~A.森林带1B.森林—草原带C.草原—荒漠带)D.草原带5.降水垂直变化最大处:(A.位于山地背风坡B.位于山坡最陡处D.高度范围是600~1200米C.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读右图回答20-22题6.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畜产工、畜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是:()品的加产业A.a、b、cB.b、a、cC.c、a、bD.C、b、a7.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A.黑龙江、四川、海南C.浙江、四川、黑龙江)B.海南、浙江、黑龙江D.黑龙江、浙江、海南)8.有关①、②、③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①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B.②省市场广阔,粮食作物的商品率高C.③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是三省中最高的D.三省中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是③省9.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①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②社会变革的推动2③“欧风美雨”的影响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列是对中国共产党86年奋斗历程进行概括性的一组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辛探索→拨乱反正→继往开来B.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拨乱反正→艰辛探索→继往开来→日出东方C.灯塔指引→日出东方→星火燎原→进京赶考→力挽狂澜→拨乱反正→继往开来→艰辛探索D.星火燎原→灯塔指引→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拨乱反正→继往开来→艰辛探索→力挽狂澜11.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史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②英雄创造历④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①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的人文主义代12.依据以下条件,请你判断符合这些条件的历史人物是表②他是16世纪杰出的以考订基督教经典而出名的思想家③他对教士的愚昧、教皇的贪婪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A.马基雅维利B.伊拉斯谟C.拉伯雷D.塞万提斯13.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仔细观察下列文物,其中对研究奴隶社会历史有着重要作用的是①古雅典陶片A.①③④②甲骨卜辞B.②③④③《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买卖契约》C.①②③D.①②④④浑仪14.右图为中国近代的一枚印章,它应该是镌刻于A.湖北军政府成立时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3C.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D.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时15.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周村人陈寿亭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到资产雄厚企业家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到:“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A.出身贫贱低微,社会地位低下C.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D.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刺激16.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回答“功成名就”,有的人回答“子孙满堂”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