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doc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一、实验目的:1.让学生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2.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方法。二、情景引入:初中物理学习及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滑动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时我们要增大摩擦加以利用,有时要减小摩擦,那如何增大减小摩擦呢?我们必须先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三、方法引导:可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小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秤(或钩码)水平拉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两力平衡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秤的读数(或钩码重力)。四、实验方案:(小组讨论,方案汇总)预测:(1)猜想与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通过思考相互讨论,派代表发言,做出猜想:有的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关;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的性质有(如粗糙程度、材料)有关;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的压力大小有关。(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学生通过讨论制定计划并确定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并依据此绝大多数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小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秤(或钩码)水平拉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两力平衡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秤的读数。(3)器材: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木块,弹簧秤或钩码(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每4人为一组操作实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以下实验过程由学生完成,教师巡视教室,参与指导)。在接触面积、接触面性质、接触面间的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物体匀速运动速度摩擦力F/N结论快0.80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中0.78慢0.82②在物体运动速度、接触面性质、接触面间的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关系:木块放置(接触面积)摩擦力F/N结论平放(8cm*10cm)0.80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侧放(5cm*8cm)0.80立放(5cm*10cm)0.78③在物体接触面积、物体运动速度、接触面性质一定的条件下(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关系:接触面间压力FN/N(加钩码数)摩擦力F/N结论2.0(只有小木块无钩码)0.80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3.0(小木块上加2个钩码)1.214.0(小木块上加4个钩码)1.60④在物体接触面积、物体运动速度、接触面间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性质(如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接触面性质摩擦力F/N结论木块――较光滑木板0.80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性质有关木块――较粗糙木板1.00木块――玻璃1.20(5)分析与论证每个小组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公式:F=μFNF为滑动摩擦力,FN为压力(对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μ为动摩擦因数(μ的数值与相互接触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6)评估要求学生把在探究活动中发现新的问题反馈(如学生在拉木块时不是匀速运动,弹簧秤的读数难读),并能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案或采取其它措施(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7)交流与合作完成实验后要求每小组将自己的探究过程、注意事项、成果及存在问题写成实验报告。再叫几个小组代表报告实验的有关情况,进行交流、讨论,听取其他同学的提问并做出正确的解答。分析:①教师在各小组成员对以上探究的课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以及进行实验等阶段中进行及时地巡视和引导,必要时进行指导,还要和学生一起交流、共同评价,以体现新课程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教师是学习内容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②关于科学探究的程序、如何控制变量、规范操作等问题还是有必要让学生注意,因为在高中这是第一次实验探究,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当然重点还是放在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完善上,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③要求每小组将自己的探究过程、注意事项、成果及存在问题写成实验报告并向全班汇报,目的有二:一是设计的实验方案一定要科学,这是科学实验探究的基础;二是通过相互交流,发现其它小组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可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五、课后延伸、加深理解多媒体屏幕投影以下两个问题。问题1:能否得出接触面越粗糙,动摩擦因数越大?问题2:有人认为摩擦力产生的起因是接触面间齿状不平,你以为如何?科学家目前对摩擦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是如何中?以上两个问题大家课后再去通过实验研究或上网查找。可参见HYPERLINK"http://www.0-100.com.cn/14等"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