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19课《放飞蜻蜓》教学片段.docx
上传人:努力****爱敏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下册19课《放飞蜻蜓》教学片段.docx

三年级下册19课《放飞蜻蜓》教学片段.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下册19课《放飞蜻蜓》教学片段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9课《放飞蜻蜓》教学片段《放飞蜻蜓》一文描写了一群孩子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蜻蜓的相关知识,放蜻蜓的故事,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保护益虫、爱护动物的道理。学生阅读这些文字,本身没有多大的困难,我个人认为把这课时的情意目标可以定位为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类文章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于是,我昨晚家庭作业布置了学生搜集并阅读关于蜻蜓的有关资料。今天的教学,我是从学生阅读课文开始的。师:读读2——10自然段,陶行知先生是从那几个方面向翠贞他们介绍蜻蜓的?生:吃什么、尾巴、眼睛师:蜻蜓吃什么?生:苍蝇、文字、水里的孑孓师:那些都是——?生:害虫。师:蜻蜓的尾巴有什么作用?生1:掌握飞行的方向。生2:蜻蜓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师:读读文中描写蜻蜓的尾巴的句子。生: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节。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师:这个说法正确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小手高举,有话想说。嘉锦:我在《语文补充练习》上看到,蜻蜓其实不会吃自己的尾巴,那是它们在交配。黄金:我昨天在上网看到,蜻蜓点水是在产卵,每点一下就产下一颗卵,蜻蜓的幼虫生活在水里,以吃蚊子的幼虫为主。斐怡:说到蜻蜓,我想起夏天的傍晚,蜻蜓低低的飞,多半是天气闷热,快要下雨了。嘉诚:我知道蜻蜓还是个飞行家,它每秒钟飞行40米左右,比我们的奥运“飞人”冠军刘翔的速度还要快4倍多。它还可以连续飞行1小时不用休息。广益:蜻蜓是个捕虫能手,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哇,真是不可思议!”同学们不由地惊叹。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看来学生们都被那些数字震住了,他们的心也被蜻蜓牵引着了。帅杰:我知道蜻蜓的那对大眼睛是复眼,由28000只小眼睛组成,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动物。文蔚:蜻蜓的眼睛敏锐,在9米之外能清楚的看到捕食昆虫的各个部位,能在千米之外看到飞行的同类。刘洋:听文蔚这么一说,我真想从蜻蜓那儿移植一双眼睛给我。我才十岁就近视了,生活中挺麻烦的。师: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人们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提出了你的想法,你再在书本中寻找理论依据并付诸于实践进行大胆尝试,说不定你还真有这方面的发明呢。反思: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的第18条讲的就阅读是依靠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著作来扩充知识。他说:“在学习这些章节之前、之后或者同时,让学生阅读一些科普书刊……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的疑问越多,他对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所讲的知识的兴趣就越高。”本节课,我让学生在预习时查找资料,学生们找到了许多老师在备课时准备的资料。那些资料是学生自己查找,通过自己的口说出来的,也由于是同伴的告诉孩子们听得更认真,情绪也越高涨,学习的气氛也就越浓厚。提前介入学习内容,通过课外阅读为培养兴趣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