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日常生活、科研、导航及测绘等等工作都离不开时间。时间的计.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类的日常生活、科研、导航及测绘等等工作都离不开时间。时间的计.doc

人类的日常生活、科研、导航及测绘等等工作都离不开时间。时间的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類的日常生活、科研、導航及測繪等等工作都離不開時間。時間的計量涉及兩個量:歷元和時間間隔。任何具有周期性變化的自然現象都可以用來測量時間。我們要想對原子鐘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就先來看看人類如何從以地球自轉為基准發展到機械鐘、石英鐘、乃至原子鐘這3500年計時儀器發展變化的歷史進程:在公元前1500年,出現的日晷是人類最古老的計時工具,埃及人首先開始使用這項技朮,然后在整個地中海地區普及開來,日晷是以太陽投向刻度盤的陰影為基礎的。通常由銅制的指針(晷針)和石制的圓盤(晷面)組成。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時,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會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于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鐘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在公元前1400年,出現的漏壺(沙漏或者滴漏)是第一個擺脫天文現象的計時儀器。它是根據流沙從一個容器滴漏到另一個容器的數量來計量時間的。古代人設計的“五輪沙漏”通過流沙從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輪邊上的沙斗里,以此來驅動初輪,從而帶動各級機械齒輪的依次旋轉。最后一級齒輪帶動在水平面上旋轉的中輪,中輪的軸心上有一根指針,指針則在一個有刻線的儀器圓盤上轉動,以此來顯示時刻,這種古老的顯示方法几乎與現代時鐘的表面結構完全相同。在公元1088年,中國宋朝的機械師蘇頌發明的“水運儀象台”(水鐘)被認為是第一架真正的機械鐘,它是集觀測天象的渾儀、演示天象的渾象、計量時間的漏刻和報告時刻的機械裝置于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儀器,它實際上就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這台儀器的制造水平堪稱一絕,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富于創造的精神。1400年,第一批機械鐘開始在歐洲流行,其始祖由意大利人喬瓦尼﹒唐迪于1364年制成,他首次在機械鐘里引入了輪式鐘擺。機械擺鐘1511年,荷蘭人彼得﹒亨萊茵制成了第一塊懷表,但它只有時針而沒有分針和秒針。懷表和鐘的結構其實是完全一樣的,所不同的是它利用螺旋彈簧制成的發條驅動,從而擺脫了傳統的鐘擺,它靠小巧的“體形”,輕松進入人們的口袋。1656年,有擺的挂鐘(或座鐘)產生于荷蘭天文學家、數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的實驗室內。它是以伽利略發現的擺的擺動具有規則性這個原理為基礎而發明的。自此以后人類掌握了比較精確的測量時間的方法。1969年,由瑞士人創意、日本精工企業制作的第一塊石英手表求求SeikoAstron誕生,其價格在當時相當于一部汽車。石英手表的發明是基于科學家們發現處于電路之中的石英晶體能產生頻率穩定的振動以及可以通過特殊的切割方式來控制石英晶體振動的頻率。HYPERLINK"http://www.kepu.com.cn/big5/news/clock/clc002.html"﹝下一頁﹞參考資料整整共五大頁請你自己看哦(圖片我沒有貼上來,網頁裡很多那些儀器的圖片的)(如果出現亂碼字,請按下滑鼠右鍵,將”編碼”選為”繁體中文”)既然那麼緊急那你也可以自己找看看呀^^a我教你哦,在奇摩首頁輸入關鍵字,就能立即找到資料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