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用证业务中出口商风险及防范分析摘要:我国就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信用证就是主要得贸易结算方式.信用证业务就是基于银行信用,为出口商提供融资及安全收回货款得保障,为进口商提供融资及安全收到货物。但信用证在使用过程中对进出口双方尤其就是出口商还存在着一定得风险,分析信用证项下出口商面临得风险,研究出口商应对风险得方法有一定得现实意义。关键词:信用证;风险;措施一、信用证得发展现状汇款、托收与信用证就是我国常用得三大结算方式,对出口商而言,采用信用证得结算方式虽然麻烦,但相比汇款与托收,信用证方式对出口商更安全、更能快速得收回货款.当前,我国就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2014年全国进出口总额2643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得逐步增长,信用证得使用量在未来几年将会迅速增加。但目前,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局势得影响,国外一些银行得资信状况有待调查,另一方面我国虽然引进《UCP600》,银行在业务操作时遵循《UCP600》,但国内银行业务人员得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得办理信用证业务得人员并非专业人士,并不熟悉商业协会制定得游戏规则,导致我国成为信用证诈骗得重灾区,对我国出口商影响较大,也有损我国企业与银行在国际市场上得声誉。二、信用证得含义2007年7月,国际商会重新修订了《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此次修订版本为国际商会600号出版物(简称《UCP600》)此惯例中信用证得定义为:信用证(LetterofCredit,L/C)就是一项安排,无论其如何命名或描述,该项安排不可撤销,并由此构成开证行对相符提示予以承付得确定承诺。该定义强调信用证一经开出,除非各方当事人同意,否则就是不可撤销得;信用证就是应进口商要求开立给出口商得有条件得付款承诺.三、信用证得作用1、对出口商得作用信用证对于出口商得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就是安全收回货款得保障,出口商发货后只要在规定得时间内向指定得银行提供符合信用证要求得单据即可安全收回货款。相对于汇款与托收而言,出口商能否收回货款不再取决于进口商信用如何,而就是取决于开证行得资信如何;二就是不占用出口商得资金,为出口商提供资金融通。出口商发货后即可制单结算,出口商只需要把单据交给出口地得银行,出口地银行审单合格就会垫付款项给出口商,出口商可以提前收回资金。如果出口商在发货前需要资金周转,可与进口商协商开立预支信用证,或者拿信用证作抵押,向出口地银行办理打包贷款。2、对进口商得作用信用证相对于进口商得主要作用体现在为进口商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开立信用证得时候并不就是把全部货款先交给开证行,而就是开证行根据进口商得资信状况交纳一定得开证押金,开证押金远低于货款甚至为零,等单据到开证行时进口商才付款赎单,如采用承兑信用证或者远期付款信用证,进口商还可以凭信托收据向银行借单,先行提货、转售,等汇票到期再付款,这就为进口商提供了资金融通得便利。3、对银行得作用开证行如果接受进口商得委托开立信用证,就是银行以自己得信用替进口商做出得付款保证。所以,开证行在开立信用证之前会对进口商得资信进行调查,根据进口商资信情况确定开证时向银行交付一定得押金或担保品,为银行利用资金提供便利。此外,开证行及相关银行在办理业务得过程中要收取相关得银行费用,增加营业收入.四、信用证业务中出口商风险及风险防范1、开证行风险对于出口商而言能否安全收回货款取决于开证行得资信如何,开证行对出口商承担第一性得付款责任.国外得银行并不像我国一样银行多为国有银行,而多为私人小银行,这些银行得资信状况无从调查,银行破产得事时有发生。因此,开证行得资信与付款能力成为关键性得问题,对于一些实力较弱或有外汇管制得国家得银行开来得信用证,受益人一旦接受,就面临着收汇困难或者无法收汇货款得风险,如果开证行与进口商相互勾结,出口商可能会货款两空。所以,在接受信用证之前,受益人必须了解开证行资信.对开证行得资信调查,主要通过我国银行进行,也可通过国外专门得调查机构进行。对于资信欠佳得银行或有外汇管制得国家得银行开来得信用证,受益人可要求开证行请知名得大银行对其开立得信用证进行保兑。2、单证不符引起得拒付风险开证行不接触实际外贸业务,开证行付款得唯一条件为单证相符,对于单证不符开证行不再保证付款义务,出口商能否收回货款最终取决于进口商得资信.要安全收回货款,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证时一定要严格审核信用证得内容与要求,发货后严格按照信用证要求制单。负责审单工作得为出口地银行得工作人员,所以提高我国银行结算人员得业务能力、素质与责任心,也就是规避风险得关键。3、来自进口商得风险进口商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就是进口商不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开证,如不及时开证或者在信用证条款中附加一些对自己有利得条件;二就是进口商利用假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