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花椒栽培技.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花椒栽培技.doc

论花椒栽培技.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花椒栽培技花椒属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是一种集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于一体的兼用树种,是西部干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理想树种。现根据册亨县群众近几年在实施“退耕还林”中的实践经验,将花椒的栽培技术要点作如下交流。1苗木繁育一般8-9月是花椒收获的季节,也是花椒育苗采种的大好时机。采种树应选择树势强壮、结实多、品质优良的中龄树。采收时选用成熟充分、果实外皮紫红,种子外表蓝黑色、饱满、无病虫的花椒作种。新采的种子先用清水选去秕籽,然后用温水配制成1%的碱水或1%的洗衣粉溶液,浸泡2d。结合深翻整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60~75t/hm2,尿素120~150kg/hm2,过磷酸钙450~600kg/hm2,草木炭750kg/hm2或硫酸钾150~225kg/hm2。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做畦,畦宽1.0~1.2m,畦长6.0~10.0m。当少量种子破土时,刮去上部覆土,留下部覆土3.0~4.0cm厚,当种子80%以上破口时,再刮1次土,留1.0~2.0cm,播种量75~90kg/hm2。播期应在土壤封冻前,一般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花椒产区可在8月中下旬-9月上旬采种后立即播种。当幼苗长到3.0~4.0cm高,有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当苗高达到10.0cm时定苗,苗距5.0cm,留苗30~45万株/hm2;及时灌水排涝;适时追肥,促苗早发;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清除苗床杂草;保证花椒幼苗健壮生长。2整地栽植荒山造林采用鱼鳞坑反坡阶整地,栽植坑为50.0cm×50.0cm×40.0cm,外沿高出30.0cm。土埂高30.0cm,宽30.0cm。以栽植点为中心进行挖土,逐步向外扩大,将挖出的熟土集中堆放,用生土堆成外高中心低的漏斗式集流面,在坑穴中心挖60.0cm×60.0cm×50.0cm的锅底状植树坑,将熟土回填植树坑内。最后将集流面夯实拍光。选用苗高60.0cm以上、地径0.6cm以上、具有3条以上10.0cm长侧根、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优质壮苗。随起苗、随运输,苗木出圃时打捆后用塑料袋包装,运输途中遮篷布,尽可能减少水分散发。经长途运输的苗木抵达后在清水中浸泡24h,使其吸足水分,再用生根粉处理。在地头挖1土坑,填细土,用水搅拌成泥浆,栽植前将苗木根浸泡在泥锅内。栽植时将泥浆蘸根的苗木置于坑穴,扶直树身,严格按照“3埋两踩1提苗”的步骤栽植。栽植深度以比苗木原土痕深2.0~3.0cm为宜。为了便于采收,株行距为1.5m×3.0m。栽后浇定根水,水渗完后封土。定干于地面5.0~10.0cm处。以定植苗为中心,将周围耙细做成浅锅状,并覆盖80.0~100.0cm见方的地膜,从而达到保湿、增温的效果,以利苗木生长。3栽后管理冬季防冻而在主干处堆的土球,气温回升后要及时刨开,并重新修整树盘。幼树施农家肥5~10kg/株,尿素50~150g/株,磷肥100~200g/株;6~7年生树,施农家肥15~20kg/株,尿素500g/株,磷肥1~2kg/株。浇好越冬、萌芽、果实生长期3次水。应配合施肥浇水,以充分发挥肥效,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成活后在5月和6月各浇水1次,同时追施少量氮肥。7月上旬以后应停止施肥、浇水,以免2次生长,影响果实发育和枝条越冬。花椒根系浅,杂草与花椒争肥争水现象相当严重,特别是在1~3年生幼树期,为花椒定植后的缓苗期,应及时清除杂草,以促进树势健壮生长。栽后当苗木高60.0cm以上时,及时定干,不宜过低或过高,过低不便管理,过高不利于树体生长和树冠扩大。整形以自然开心形为主,一般留主枝5~7个,每个主枝上再选留2~4个侧枝。4病虫害防治从开春开始注意病虫测报、及时防治。主要病害有锈病和褐斑病,其防治措施主要是及时喷洒多菌灵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天牛和凤蝶。蚜虫主要在花期及果实生长期发生,喷2.5%的敌杀死4000倍液防治;凤蝶可用50.0%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防治。天牛蛀食枝干,防治天牛主要是直接向其隧洞插入毒签,用注射器向蛀孔中注入甲胺磷800倍液,也可采用捕捉成虫、用铁丝钩杀幼虫等方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