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养生食物.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养生食物.pdf

2024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养生食物.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养生食物》更新于:2024年7月13日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但全国各地也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各种养生食物。一、传统习俗:1.饮伏茶: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喝伏茶的习俗。伏茶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在江西地区,人们大暑天有喝擂茶的习惯,而在温州等地,还保留着在村口凉亭里放置免费茶水供路人解渴的传统。2.晒伏姜:这是中国山西、河南等地的传统风俗。人们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装入容器并蒙上纱布,放在阳光下晾晒。晒好的伏姜对老寒胃和伤风咳嗽有显著疗效,还能温暖保健,有效治疗因吃过多寒凉食物引发的腹胀、腹痛等症状。饮用后会使身体发热,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和病菌寒气。3.送大暑船:此习俗常见于浙江沿海地区,尤其是台州渔村。人们在大暑这一天集体供奉“五圣”(传说中的五位瘟神),并将载有供品的船只送至椒江口外,祈求出海捕鱼平安,送走疫病,同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4.斗蟋蟀:在大暑节气,中国某些地区的乡村田野会流行斗蟋蟀的娱乐活动。因为此时蟋蟀数量达到高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二、养生食物:1.老鸭汤:老鸭常年在水中生活,性质偏凉,具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在大暑时节,将老鸭慢炖后加入莲藕、冬瓜、芡实、薏苡仁等食材煲汤,既能荤素搭配、营养互补,又能增强滋补效果,如健脾化湿、增进食欲,是消暑滋补的佳品,深受南北各地欢迎。2.仙草: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茎叶晒干后可制成烧仙草,在广东被称为凉粉,是一种流行的消暑甜品,类似果冻,具有出色的消暑功效,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3.凤梨:大暑时节,台湾地区有吃凤梨的习俗。此时的凤梨特别美味,而且在闽南语中,凤梨的发音与“旺来”相似,吃凤梨也被视为祈求平安、吉祥和生意兴隆的象征。4.荔枝:在福建莆田地区,有在大暑节气吃荔枝的习俗,被称为“过大暑”。荔枝是夏季的应季水果,富含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当地人会将荔枝浸于冷井水中,待大暑时刻取出品尝,认为此时吃荔枝最为滋补,民间传说大暑这天吃荔枝的营养价值与人参相当。不过荔枝性热,食用时需适量。5.伏羊:在山东南部地区,特别是枣庄市,有大暑喝羊肉汤的习俗。大暑时节正好是新面粉上市的时候,人们会利用短暂的农闲期,通过喝羊肉汤来庆祝和滋补。营养学家认为,伏天时人体容易积热,吃羊肉的营养价值最高。喝羊汤时可加入辣椒油、醋和蒜等调料,促使全身大汗淋漓,带走体内积热和毒素。6.山药:具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的作用。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多吃山药这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精力旺盛。7.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的功效。8.荷叶、西瓜、莲子、冬瓜:这些食物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效果。例如,荷叶可用来泡茶或煮粥;西瓜多汁,能清热解渴;莲子可煮汤或做甜品;冬瓜可煲汤,有助于消暑利湿。9.扁豆、薏仁:扁豆具有健脾的疗效,薏仁则有利湿的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在大暑时节,还应注意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苦荞麦等,它们既能清热,又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但苦味食物大多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同时,要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元素。此外,由于天气炎热,还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