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地实习报告范文2022年5篇工地实习报告范文2022年120__年_月,我在__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新校区项目部实习,主要承担施工工作.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绝不草率敷衍了事.对自己,对工作,对学校的声誉负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习,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经过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成本重要性,了解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了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一、钢筋工程(一)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的绑扎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2、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可缩小,甚至砂浆垫块可改用铁块代替.3、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4、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5、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二)梁钢筋的绑扎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三)板钢筋绑扎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2、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双向受力板,短方向钢筋在下,长方向钢筋在上.3、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二、模板工程(一)模板安装前准备及安装注意1、板进入现场后,依据配板设计要求清点数量,核对型号.2、吊装模板是应平稳操作人员严禁随同模板一同起吊.3、合模前必须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4、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刷过隔离剂的模板遇雨淋或其他因素失效后必须补刷.5、模板安装时遵循先内侧后外侧,先横墙后纵墙的原则安装就位.6、模板安装就位后,对缝隙及连接部位可采取堵逢措施(梁钢模板采用胶条外粘,柱模板采用双面不干胶粘连)防止漏浆,错台现象.(二)模板的安装1、墙、柱模板安装在基层上弹出墙、柱模板的边线和控制线,然后将模板就位.先将模板临时固定,按模板控制线调整模板下口,并做临时固定.模板加固后用支撑吊线调整模板的垂直度,然后对模板进行最后加固.加固后再对其位置、垂直度进行二次检查,确保尺寸准确无误.2、梁、板模板安装(1)在墙、柱上弹出标高控制线(50线),根据标高控制线,在墙、柱上弹出梁、板模板的下口标高控制线.(2)安放梁板模板立柱:梁、板模板的立柱,严格按设计的间距、位置安装,与下层的立柱要在同一位置上,立柱下垫50厚木板.(3)梁、板起拱:先在梁两端和板四周,根据设计标高调整好支撑高度,然后拉一条水平线;根据起拱的高度(梁、板跨度的__)和每个中间支撑的位置,计算出每根支撑的起拱高,最后调整每根支撑高度后,铺设梁底模或板主龙骨.3、预埋件、预留洞在已完成的梁、板模板上,根据图纸要求确定预埋件、预留洞的准确位置,并弹线标识清楚,然后将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模板用钉子等固定在梁、板模板上.三、工程施工技术方面体会通过参加图纸会审,我明白了图纸会审主要内容.一般工程开工前,业主、设计单位、承建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等都要参加图纸会审,以发现并解决设计中存在的差错、矛盾及易在施工中产生模糊概念及在将来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等问题,以避免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