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32(2)内源型经济代表,拥有全国最多的自有品牌和技术。特别是顺德的家电、陶瓷、家具等民营经济发达,全市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占全部企业登记数的94.1%,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5%。同时外资经济实力雄厚,“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投资83.2亿美元,有4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佛山投资90个项目,2011年出口规模达391亿美元。2.“2+5”组团城市格局逐渐成型,城乡规划建设成效显著(1)“2+5”组团城市格局逐渐成型,中心城区地位显著提升。自2002年12月撤市改区后,对地方发展的活力有一定的制约。因此2004年开始提出“2+5”组团发展概念,打造中心组团和大良-容桂组团两个中心。“十一五”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载体功能不断完善,由依托交通干道的“轴向发展”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演变。“2+5”的组团式城市发展战略稳步实施,中心组团和大良-容桂组团辐射力和凝聚力增强,镇(街)功能进一步明确。明确了由禅城、南海桂城、罗村和顺德乐从组成的中心城区范围,中心城区总用地面积361.66平方公里,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95.1平方公里,总城市人口175.7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1平方米/人,传统中心祖庙-东华里片区的更新改造、千灯湖金融中心和佛山新城的建设,加快了城市中心功能的提升。(2)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三纵两横两环”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实现五区全覆盖。轨道建设获得重大突破,国内首条城际地铁广佛轨道首通段、广珠城轨佛山段正式通车,南广、贵广等过境高速铁路建设顺利。“三年促变、绿地佛山”目标顺利实现,2011年全市城市人均公共绿地8.5平方米/人,完成区域绿道建设379公里,省立、城市绿道全线贯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近五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5.5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1%,2010年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顺利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城镇居民现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38.7平方米,已建设保障性住房6067套。顺利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城镇居民现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38.7平方米,已建设保障性住房6067套。(三)主要问题1.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制造业层次较低(1)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十一五”时期,佛山市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30%多徘徊,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于不断扩大的工业发展需求,零售商贸、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滞后于不断提高的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服务业整体辐射能力与城市区位优势不相符、与城市经济活力不相称。(2)产业层次较低,制造业急需升级。200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率为2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更远低于35%的世界平均水平。产业层次总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不明显,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重较低。2.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环境生态压力巨大(1)土地资源匮乏,外延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目前佛山的建设用地已占全市土地的34.12%,高于珠三角城市平均建设强度(27%),可利用后备资源匮乏;土地利用效率不高,2005-2010年新增亿元GDP消耗新增建设用地为73.91亩,远高于广东省56.5亩的平均水平。附着在土地和产业之上的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土地整合改造难度较大。(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工业污染物不断增加,PM2.5日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两倍多;森林覆盖率仅为10%,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仅为14%,自然生态体系孤岛化、破碎化现象严重,生态赤字达1.405,部分地区生态压力和环境容量形势严峻。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