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工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99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石油钻井工艺.doc

石油钻井工艺.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石油钻井概述二、钻进工具简介三、钻井液四、钻井技术五、固井与完井六、其他钻井技术及作业七、欠平衡钻井工艺技术八、侧钻井施工技术(一)油井的类型基准井:在区域普查阶段,为了解地层的沉积特征和含油气情况,验证物探成果,提供地球物理参数而钻的井。剖面井:在覆盖区沿区域性大剖面所钻的井。参数井:在含油盆地内,为了解区域构造,提供岩石物性所钻的井。构造井:为编制地下某一标准层的构造图,了解地质构造特征,验证物探成果所钻的井。探井:在有利的集油气构造或油气田范围内,为确保油气藏是否存在,圈定油气藏的边界,并对油气藏进行工业评价及取的油气开发所需的地质资料而钻的井.一、石油钻井概述资料井:为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或在开发过程中为某些专题研究取得资料数据而钻的井。生产井:在油田开发中,为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而钻的井。注水(气)井:为提高采收率和开发速度,对油田进行注水注气以补充和合理利用地层能量所钻的井。一、石油钻井概述观察井:油田开发过程中,专门用来了解油田底下动态的井。如观察各类油层压力,含水变化规律和单层水淹规律等。一般不负担生产任务。调整井: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为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和最终采收率而调整原有开发井网所钻的井。(包括生产井、注入井、观察井等)。(二)石油钻井的发展1、钻井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1)人工掘井(2)人力冲击钻(3)机械顿钻(冲击钻)(4)旋转钻(二)石油钻井的发展2、旋转钻井技术发展的四个时期:(1)概念时期(1901—1920年),在这期间开始将钻井和洗井结合在一起,并使用了牙轮钻头和注水泥封固套管工艺技术。(2)发展时期(1920—1948年),在这个时期内,牙轮钻头、固井工艺、钻井液等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出现了大功率钻井设备。(3)科学化钻井时期(1948—1969)在这个时期大量研究了钻井工艺中的内在规律,钻井技术迅速发展,充分利用水功率(喷射钻井);镶齿\滑动密封轴承钻头;低固相\无固相不分散体系钻井液及固相控制;钻进参数优选;地层压力检测\井控技术及平衡压力钻井技术等.(三)一口井的施工工艺工程1、钻前准备(1)修公路;(2)井场及设备基础准备根据井的深浅、设备类型及设计要求平整场地,进行设备基础施工(包括钻机、井架、机房、钻井泵等的基础)。(3)钻井设备搬运及安装包括设备、钻具、工具仪器运输就位、找正、调整、固定;净化系统、井控系统的安装等。(4)井口设备准备包括挖圆井(或不用)、下导管并封固、钻大小鼠洞。起下钻—更换钻头或处理事故需要将井内钻柱起出和下入.一开(第一次开钻)从地面钻出较大井眼,到一定设计深度后下表层套管.二开(第二次开钻)从表层套管内用较小的钻头继续钻进,地层不复杂钻到目地层下油层套管完井。地层复杂很难用钻井液控制时,则要下技术套管。三开(第三次开钻)再用小一点的钻头往下钻进。根据情况,可一直钻达目的层,或下第二层、第三层技术套管,再进行四开、五开直到钻到设计深度,下油层套关、固井、完井。2、钻进洗井—井底岩石被破碎后所产生的碎屑通过循环钻井液被携带到地面上来的过程。钻压(加压)—加在钻头上的压力是利用部分钻柱(钻铤)的重力来完成的。旋转—钻头的旋转是由转盘或顶驱动力水龙头带动钻柱及钻头旋转来实现的,在使用井下动力钻具时,钻柱不旋转。接单根—在钻进中,井眼不断加深,则钻柱也需要加长,因而需要不断加接钻杆。3、固井和完井(1)固井在已钻成的井眼内下入套管,然后在套管与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水泥浆将套管和井壁固结在一起的工艺过程。(2)完井包括:钻开生产层,确定井底结构和井口装置,下油管\装油管头和采油树.井底结构分四类封闭式敞开式混合式防砂完井等.另外,建井过程中还须进行综合录井\电测\气测,必要时要取心.探井钻到油层时要进行钻杆测试工作.(一)钻头:钻头的分类:牙轮钻头,金刚石材料钻头,刮刀钻头三大类其中牙轮钻头用量最多,占总进尺的8-9成,刮刀钻头用量最小。金刚石材料钻头按破岩元件材料分为天然金刚石钻头,(常称金刚石钻头)、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简称PDC钻头)以及热稳定性聚晶金刚石钻头(简称TSP钻头)。钻头的尺寸20—4.75in不等(1in=25.4mm)钻头的技术经济指标钻头进尺指一个钻头的钻进的井眼总长度;钻头工作寿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