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彩陶描绘在彩陶上的图绘主要分为几何图案和带有写实倾向的人物、动物图像两类,彩陶画指的是后一类图像。这类图像虽然也是属于陶器上的装饰,但以其写实性的描绘,体现出一定的构思、想象甚至是某种主题,因而与单纯的几何纹装饰图案有重大区别。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关中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时期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条宽彩带,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难看出来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理葬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中国彩陶发现较晚,至今仅有85年,而彩陶的诞生到今天却已有8000年的历史。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绵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价值、升值空间等诸多因素看,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彩陶和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宜收藏。相关资料人面鱼纹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珍品。彩陶是在陶器表面以红黑赭白等色作画后烧成,彩画永不掉落。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像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此图为半山彩陶。造型宽厚,纹饰繁密,是马家窑文化的繁荣与兴盛的标志。二十年代瑞典安特生在广河县征集了大量的半山彩陶的珍品,尤其以彩绘人头陶盖造型最为奇特,现藏于瑞典远东博物馆。解放以来,我省考古工作者在广河地巴坪等遗址进行发掘和调查中,取得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使这一类型文化内涵有了全面的认识,彻底否定了半山类型仅为墓葬品的错误观点。旋涡纹尖底瓶河南临汝阎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彩陶缸上绘有一只白鹳衔鱼,面向一柄装饰考究的石斧而立。此画被称为“鹳鱼石斧图”,其图像组合明显具有一种主题意念,有研究者认为它记录了以鹳为图腾的氏族战胜、兼并了以鱼为图腾的氏族的历史性事件。画面为37.44厘米,构图均衡、饱满,形象简洁醒目,为史前独立性绘画中的珍品。小知识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有一件舞蹈人物彩陶盆,其内沿画着一圈3组、每组5个人手挽手跳舞的情景,5个相同的人物形象和朝向的统一,表现了舞蹈的整齐节奏,透露出欢快热烈的气氛。有学者认为这是表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场景,也有人认为是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或祭祀神灵。在技法上,这件作品紧紧抓住人物的动态和整齐的队形,以极其精练的笔墨进行描绘,每组人物之间和人物脚下的各种线条变化自然,富有抒情的意念。临潼姜寨彩陶中的蛙和鱼纹,造型质扑,用笔稚拙,别有一种艺术魅力。可以说,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画上,已经体现出中国古代绘画传统的某些基本特色,如线描的表现方法和对笔墨效果的体会和运用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