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慢性鼻窦炎 ppt.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7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节慢性鼻窦炎 ppt.pptx

第二节慢性鼻窦炎ppt.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节慢性鼻窦炎学习《伤寒杂病论》得有关参考用书★伤寒杂病论增补用方★伤寒杂病论思辨要旨★伤寒杂病论释疑解惑★伤寒杂病论症状鉴别与治疗★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伤寒杂病论临床用方必读第二节鼻窦炎鼻窦炎(sinusitis)就是指鼻及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一处或多处黏膜及黏膜下层得炎症浸润得一种疾病。本病好发于秋冬季,或冬春之交,各个年龄人群均有发病,但以小儿为多见。根据中医辨证与选方用药基本辨治准则,本节所论内容不仅能治疗鼻窦炎,还能治疗慢性鼻炎或鼻咽癌等病证表现而符合鼻窦炎得基本证型者,以此若能合理用方用药则能明显改善慢性鼻炎或鼻咽癌等病得症状表现,或取得预期治疗效果。预防:对季节变化应重视取暖保温,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起居有节,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物理、化学等物质侵入,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一、西医诊断及治疗方法【病因病理】1、病因病毒侵袭,或细菌感染,或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环境因素,或外伤等。2、病理鼻及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一处或多处先出现血管收缩、黏膜缺血,后血管扩张、水肿、分泌物增多,形成粘性脓性分泌物。(1)急性鼻窦炎①卡她期:窦腔黏膜充血,血管渗透力增强,黏膜水肿,肥厚,窦腔缩小或消失。②化脓期:黏膜水肿,血管扩张,纤毛上皮坏死脱落,与白细胞与细菌混杂,分泌物变为脓性。(2)慢性鼻窦性:纤维组织收缩压迫,血管阻塞,腺体萎缩,甚至黏膜萎缩。【病证表现】1、急性鼻窦炎以鼻痒,鼻塞,流涕,头痛(下颌窦炎、筛窦炎、蝶窦炎疼痛就是晨轻午重,而额窦炎疼痛就是晨重午轻),头昏等为主要表现。2、慢性鼻窦炎以鼻痒,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头痛(昼重夜轻),头昏,失眠,记忆力下降等为主要表现。【检查与诊断】1、急性鼻窦炎检查黏膜充血,水肿,增厚,混浊,或可见有液面等;X线检查,黏膜充血,水肿,增厚,混浊,或可见有液面等。2、慢性鼻窦炎检查(1)慢性上颌窦炎X线检查上颌额模糊,黏膜肥厚,或有液面等。(2)慢性筛窦炎X线检查筛窦模糊,黏膜肥厚等。(3)慢性额窦炎X线检查额窦模糊,黏膜肥厚等。(4)慢性蝶窦炎X线检查蝶窦模糊,黏膜肥厚等。3、根据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而诊断为鼻窦炎。【治疗方法】1、对症治疗:可口服阿司匹林,或复方阿司匹林,以缓解鼻塞症状。2、综合治疗:抗病毒治疗,或抗感染治疗,或抗过敏治疗。3、局部用药:鼻塞可选用10%麻黄素液滴鼻;或选用0、25~0、5%普鲁卡因封闭治疗等。4、其她治疗:上颌窦穿刺冲洗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二、中医辨证与选方用药㈠寒凝鼻窍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鼻塞,鼻流浊涕,或嗅觉减退。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或脉无变化。3、可能伴随得症状头胀痛,或咳嗽,或头昏,或头晕,或头沉,或喷嚏。【治则与选方】疏散风寒,宣通鼻窍;可选用麻黄汤与苍耳子散合方。【处方用药】麻黄9g桂枝6g杏仁12g甘草3g苍耳子8g辛夷15g白芷30g薄荷2g【服用方法】先以水浸泡方药约30分钟,然后用大火煎药至沸腾,以小火煎煮30分钟;薄荷、辛夷后下煎煮20分钟。温服,每日分3服。【配伍技巧】若鼻塞不通者,加细辛、川芎,以辛散通达鼻窍;若鼻流浊涕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止涕;若头痛者,加防风、荆芥、川芎,以辛散温通止痛;若嗅觉减退者,加葱白、生姜、冰片,以芳香开窍等。【药物功效】方中麻黄辛温散寒,宣肺通窍。桂枝通达经气,与利血脉。杏仁肃降肺气,开达鼻窍。苍耳子、辛夷、白芷,辛温透达,芳香开窍。薄荷辛凉通窍,兼防辛温药伤津。炙甘草益气与中,既能益肺气,又能防止辛散药伤气。㈡寒客夹热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鼻塞,或头痛,或嗅觉减退。2、辨证要点鼻涕黄浊,口淡不渴,舌红,苔薄,脉浮或脉无变化。3、可能伴随得症状头昏,或头晕,或头沉,或头胀痛,或喷嚏,或记忆力减退。【治则与选方】散寒通窍,兼清郁热;可选用大青龙汤与苍耳子散合方。【处方用药】麻黄18g桂枝6g甘草6g杏仁7g生姜9g大枣擘,10枚石膏48g苍耳子8g辛夷15g白芷30g薄荷2g【服用方法】先以水浸泡方药约30分钟,然后用大火煎药至沸腾,以小火煎煮30分钟;薄荷、辛夷后下煎煮20分钟。温服,每日分3服。【配伍技巧】若鼻塞不通者,加细辛、冰片,以辛散通窍;若黄鼻涕者,加黄芩、胆南星,以清热燥湿治涕;若头痛者,加防风、菊花、川芎,以疏散止痛;若夹热甚者,加知母、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等。【药物功效】方中重用麻黄散寒通窍。石膏量大力专清泻郁热。桂枝散寒通窍。杏仁肃降肺气。生姜宣肺利鼻。苍耳子、辛夷、白芷,辛温透达,芳香开窍。薄荷辛凉通窍,兼防辛温药伤津。大枣、炙甘草,既能益肺气,又能防止辛散药伤气。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