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二优质课件专业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19KB 金币: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结构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二优质课件专业知识讲座.ppt

建筑结构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二优质课件专业知识讲座.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地震基本知识一、地震的类型二、常用术语2.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随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烈度就有差异。评定地震烈度的标准就称为地震烈度表。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采用分成12度的地震烈度表。3.基本烈度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它是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土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也就是由国家地震局制定的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的烈度。4.设防烈度:建筑物抗震设防时采用的烈度。第二节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一、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二、抗震设防的目标三、抗震概念设计1.场地、地基和基础选择场地土的分类场地的选择地基和基础选择2.结构的平面和立面布置3.结构体系的选择4.抗震结构构件及其连接5.非结构构件6.材料选择和施工第三节地震作用的计算一、重力荷载代表值1.单质点体系等高单层厂房、水塔等。该结构中参与振动的所有质量全部折算至顶部;墙、柱视作一无重的弹性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单质点体系;该体系只作单向振动时,就成为一个单自由度体系。2.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3.计反应谱曲线4.单质点体系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三、多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①基本思想:按结构底部总剪力相等的原则,把多质点体系简化为单质点体系,只用基本自振周期确定总底部剪力,然后按照一定规律将地震力(总底部剪力)沿高度沿高度分配给各质点。②适用条件:结构高度小于40m;沿高度方向质量及刚度分布比较均匀;以剪切变形为主(H/B<4)的高层建筑。③计算方法基本自振周期T1、按反应谱曲线(T-α)确定α1;(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特征周期Tg;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γ;直线下降段下降斜率调整系数η1;阻尼调整系数η2)计算底部剪力FEK:FEK=α1Geq(Geq=0.85GE=0.85Gi)FEK分配给各质点:建筑为n层时,各楼层处地震力为Fi。顶部附加荷载△Fn近似考虑高振型影响。顶层等效地震力为Fn+△Fn。多质点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分布特点:当质量、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Gi≈Gj)时,Fi与Hi成正比。第四节结构的自振周期一.顶点位移法二.计算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第五节结构的抗震验算一、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承载力计算时:①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应取1.0;②楼面活荷载的分项系数γQ:一般情况下应取1.4;③风荷载的分项系数γW:应取1.4。2)位移计算时:公式中各分项系数均应取1.0。楼面活荷载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ψQ、ψW: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0.7和0.0;当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1.0和0.6或0.7和1.0;对书库、档案库、储藏室、通风机房和电梯机房,本条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7的场合应取为0.90。2.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承载力计算时,分项系数应按下表采用。当重力荷载效应对结构承载力有利时,表中γG不应大于1.0。2)位移计算时,公式中各分项系数均应取1.0。按极限状态设计的要求,各种构件承载力验算的一般表达式为:不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时γ0S≤R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时SE≤RE/γRE式中:S、SE——构件内力;R、RE——不考虑抗震及考虑抗震时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地震作用下,构件承受反复作用力及变形,承载力RE要降低,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可按结构的重要程度(即安全等级)分别取1.1、1.0、0.9;抗震设计中,不考虑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考虑到地震作用的偶然性与短时性,对承载能力作相应的调整,按下表采用。三、抗震变形验算结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