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Seismicdesignofbuildings第4章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续基本概念——续4.1场地选择4.1场地选择——续4.1场地选择——续4.2建筑的平立面布置4.2.1建筑平面布置4.2.1建筑平面布置——续不规则类型4.2.1建筑平面布置——续4.2.2建筑立面布置4.2.2建筑立面布置——续不规则类型4.2.2建筑立面布置——续4.2.2建筑立面布置——续4.2.3房屋的高度4.2.4房屋的高宽比4.2.5防震缝的合理设置4.2.5防震缝的合理设置4.2.5防震缝的合理设置——续4.2.5防震缝的合理设置——续4.2.5防震缝的合理设置——续例2:6度地区、框架结构、建筑高度35m,若需设防震缝,其缝宽应为多少?若高为35m剪力墙结构,其缝宽?4.2.5防震缝的合理设置——续4.2.5防震缝的合理设置——续4.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4.3.1结构选型4.3.1结构选型——续4.3.1结构选型——续4.3.1结构选型——续4.3.2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4.3.2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续4.3.2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续4.3.2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续4.3.2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续4.4多道抗震防线4.4.1多道抗震防线的必要性4.4.1多道抗震防线的必要性——续4.4.1多道抗震防线的必要性——续4.4.2第一道防线的构件选择原则4.4.2第一道防线的构件选择原则—续“强柱弱梁”延性框架由于梁只承受一层或局部重力荷载,柱承受其上多层的总重力荷载;钢筋端部锚固使梁具有悬索作用,只要钢筋端部锚固未失效,悬索作用能维持楼面不立即坍塌。故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较大侧移进入非弹性阶段时,为使框架保持足够的竖向承载能力而免于倒塌,要求实现梁铰破坏机制,即塑性铰应首先在梁上形成,尽可能避免在破坏后危害更大的柱上出现塑性铰,实现“强柱弱梁”延性框架的抗震设计,利用梁的变形、破坏来消耗地震能量。4.4.3利用赘余构件增多抗震防线4.5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4.5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续4.5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续4.5.1刚度与承载力4.5.1刚度与承载力——续4.5.1刚度与承载力——续4.5.2刚度与延性4.5.2刚度与延性——续4.5.3结构不同部位的延性要求4.5.3结构不同部位的延性要求——续4.5.3结构不同部位的延性要求——续4.5.3结构不同部位的延性要求——续4.5.4改善构件延性的途径4.5.4改善构件延性的途径——续4.6确保结构的整体性4.6确保结构的整体性——续4.7非结构部件处理4.7.1填充墙的影响4.7.2外墙板的连接本章结束!演讲完毕,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