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富投资论新股必炒到闻新变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道富投资论新股必炒到闻新变色.doc

道富投资论新股必炒到闻新变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道富投资论新股必炒到闻新变色IPO成为市场一块心病,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以笔者的观察,以往熊市的时候,IPO也总是被迫暂停,但并没有发展到成为市场心病。当然,那时候市场规模还不大,且多数时候IPO采取限价(20倍以下的市盈率)的办法,没有无边无际的“三高”现象,而且在行情过于低迷的时候,企业对发新股也会有所顾忌,毕竟,上市就跌破发行价那时很少见,谁也不愿拿到这个“头彩”。A股“逢新必炒”的“习俗”由此而来,当市场平均市盈率大部分时间都在30倍以上,20倍以下市盈率的新股还是给了市场些许折让(先别去说每股收益造假的事情),所以能摇到新股的,多少有些利润,甚至在行情较好时可以说属于“无风险利润”。记得坊间还流传过打新专业户的致富故事:中签拿到新股之后,就跟持有“原始股”一样不卖,几年累积下来,就赚到大钱……但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近几年的打新上,估计“见财化水”将是最终的结局,万一不幸中了华锐风电、海普瑞、庞大集团、森马服饰、爱施德之类的高价股,至今本金损失还在70%以上,遑论赚钱了。所以,“逢新必炒”放在这几年的背景下,那里面能有多少喜悦成分?细找“逢新必炒”背后的原因,笔者觉得不仅与新股有如新娘被各方通过各种方法扮靓有关,与老股总是重复着“一年绩优两年绩差三年亏损”的老路有关,还与市场偏爱短炒的文化习性有关。前者并非A股特有的现象,后两者则是A股至今还未能扭转的坏习惯。作为将企业运作上市的投资银行,其竞争激烈的程度已为市场所熟知。如此,在运作企业上市的过程中,企业的强势和投行的弱势就是注定的了。企业一些过分的要求,投行在竞争压力下也只能尽量满足,近年来甚至频频突破底线。强势的企业,即使再烂,通过投行像建筑装修队一样的重新装修、公关部门开动大喇叭的持续宣传、以及投行和公司一起的密集路演,其光彩肯定夺人眼目。而大多公司一旦成功上市,暴发户心态就会毕露,以往的投资饥渴症可能被发挥到极致。几年下来,募资花光,只要可能,还会狮子大开口,启动最大可能的再融资……如此循环往复,公司渐渐变成拼命摧毁股东价值的平台,甚至最后沦落为壳资源。这种大戏一直在A股不断上演。而巨额的募资和可怜的分红,在A股里是十有八九的现象。而A股投资者的赌性十足,也让“逢新必炒”曾经蔚然成风。一般来说,企业和投行为了上市公司来个闪亮登场,在初始阶段会想法“护盘”,甚至做一波行情来力显“肌肉”;而避开令人伤心的老股,选择一两年内不至于亏损的新股次新股,对投资者来说,虽也算一种需求,但更多的还是一种击鼓传花式的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