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做一名工匠,为学生砌好第一级台阶》.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做一名工匠,为学生砌好第一级台阶》.docx

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做一名工匠,为学生砌好第一级台阶》.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做一名工匠,为学生砌好第一级台阶》我校文化建设围绕着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这一要义,精心筹划、大胆尝试,努力实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让学生随时发现自己在校园里成长的足迹,让学生永久记忆在这里踏出了人生坚实的一步。下面就有关情况进行汇报,汇报的题目是《做一名工匠,为学生砌好第一级台阶》。一.弘扬和培育“尚礼”精神,做好学校文化传承我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解放前就已经有了学校的雏形。根据多年的积淀,“尚礼”已经成为我校师生共同恪守并努力践行的学校精神。1.尚礼,凝聚了我校几代人的追求从建校至今,历任校长对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都有明确的表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张秀溪校长就要求学生“做人守规矩、干事讲原则”;六十年代中期的黄惠民校长提出要“严谨踏实”;九十年代的张希友校长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尊师守纪”的要求;10年9月,明德小学成立,明确提出“培养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经过几代人地精心锤炼,“尚礼”精神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明德师生的心中。2.尚礼,铸造奉献负责的教师团队我校的教风是:乐教奉献关爱负责。近几年,我校教师从高峰期的21人逐步递减到现在的14人,除正常调动外,偶然事件频发:悦超手腕骨折;淑敬老师幼儿园借;桂森老师做手术;玉海主任腰间盘病复发;永顺老师儿子患病开颅……每一个人休假,都会留下大量的工作,在我们单位,调课表加课,没有人有怨言,没有人有不满情绪,大家都欣然接受。我校各项工作成绩始终保持全镇前列。2011年1月,被武清区委命名为“二零一零年度行风建设优秀基层站所”3.尚礼,打造明德最美风光“你是明德最美风光”,是我校校歌里的一句歌词,也是我们对教育目标的追求:要让我们的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好习惯之星评选,我们设置了学习、运动、劳动、礼仪等八项内容,目的就在于要涵盖学生在校生活的全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都能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2002年被区教育局命名为“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2011年明德小学少先队大队荣获“武清区雏鹰大队”荣誉称号。二.把校园交给学生,做好文化创新在文化创新上,我们的思路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来,让每个人都成为校园中的美丽一景。1.教学楼内鲜花盛开教室和楼道的窗台都摆放有鲜花,每一盆花都有专门的管理员。同学们互相学习种植经验、互相比赛看谁的花养得更好,整个教学楼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氛围。这时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观赏者不知道这盆花是谁种的,影响了学生的成就感。为了展示同学的劳动成果,我们给每盆花设计了精美的管理卡。2.主题教育,使校园充满文化气息通过多年的尝试与积累,除了常规的教育活动外,我校形成了重大节点手抄报、班级合唱、六一文艺汇演三大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比较有特色、师生参与度高、教育效果明显。重大节点手抄报活动,起初我们在楼道内很简易的拉一根细绳,把手抄报挂在上面展览。当学生看到自己绘制的手抄报被展出,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绘制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后来的展览,我们就在大厅内安置展牌,还举行校级颁奖仪式。班级合唱大赛,是我们每年五一和十一举行的活动,演唱曲目有指定曲目和自选曲目,评委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作为班级的一员,每名同学都会全身心投入,生怕因为自己的失误给班级拉分。比赛中学生精神抖擞,班级凝聚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六一文艺汇演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最初,我们把场地设在大厅,简单演两个节目算了。因为学生很重视,我们把场地移到院区。再后来,我们喷绘背景,铺设地毯,还邀请家长参加,规模越来越大,节目的质量也非常好。每年我们学校都有节目参加区里的汇演和比赛。3.深化办学宗旨,完善校本课程目前,我校自己编印了《美术》和《好习惯伴我成长》两套校本教材。《美术》,包括纸工、麦秸、葫芦、版画、剪纸、树叶等六个部分。我们编印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利用在唾手可得的物品,制造美的效果,获得美的享受,感受创作美的过程。为了深化“培养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的办学宗旨,我们编印了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教材从2010年开始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充实。2014年,我们对校本教材进行了第一次改版,让教材的内容更加适合学生的成长,同时增加了“思考与实践”环节。2017年,我们对校本教材进行了第三次改版。这次改版,我们的初衷有五点:一是教材内容以课文的形式呈现,让教材更像教材,更方便学生学习。二是内容更加丰富。有喜闻乐见的儿童儿童故事;有中外名人的趣闻轶事;有传统文化的经典诗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开阔眼界。三是“思考与实践”上,活动更加丰富,图文并茂,同时穿插相关的名言警句,增加学习乐趣。四是在每一课后,安排“课后总结”环节,让学生、家长、同学把学过课文以后产生的变化记录下来,作为成长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