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孩子所尝,试孩子所试.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尝孩子所尝,试孩子所试.doc

尝孩子所尝,试孩子所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尝孩子所尝,试孩子所试《辞海》中,“尝”字有辨味和试探的含义。“尝试”一词,从古代已经有了,其本义是“试一试”,这与教育学家邱学华先生提出的尝试教学理论实质: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是大致相同的。为什么我们幼儿园的园本特色定位于尝试教学,就是希望孩子能从尝试课程中学会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动手与动脑相呼应的能力,而且尝试法也符合HYPERLINK"http://y.3edu.net/"幼儿的心理特点,正如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认知建构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我园就是整合了尝试课程的特点开设了小舞台、创意屋、结构室和小厨房四个不同领域的尝试课程专用活动室,既让孩子有生活中的体验,也让孩子能在舞台表演,动手操作等不同方面得到发展。近年通过这些分室活动大大的培养了孩子敢于尝试的精神,也激发了孩子对尝试的兴趣。不过在每一次的分室活动前,老师都要就本班的活动内容设计出适合本班孩子活动的活动设计,通常老师会就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一、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不管是小、中、大班,每一个活动一定要考虑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规律。如:小班在认识水的尝试活动中,老师就设置了一定的情景,让幼儿去戏水。运用看、闻、捧、流等方法,了解了水的一般特征。在小朋友讨论中,了解水的用途。而在中班认识水的三态尝试活动中,要求幼儿了解水的三种变化。在我班对孩子进行过“水的三态”尝试活动中,我让每个孩子一起尝试做简易小实验,把水注入小罐子中放入冰箱,等时间一到,让孩子自己取出看看发生什么变化?再将结成冰块的小罐子放入盛有热水的脸盆中,卡看小罐子中的冰块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尝试,不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让他们获得了预想正确的喜悦并能和同伴一起分享经验。以上两个例子,虽说都是关于水,也都是在尝试活动中进行,但由于年龄层次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及要求也不同。但它遵循了一个规律:由浅人深,不断发展。二、设计适合本班幼儿的活动内容每一次的分室活动和尝试活动都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新意。如过没有新意,孩子就会缺乏兴趣;难度过低,也就失去了尝试的意义,难度过大则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尝试中无成功感失去对活动的信心。选择让孩子“试一试”、“跳一跳”就能够初步达到是进行尝试活动的关键。让孩子在老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下,经过自身努力,能够解决问题,从而让孩子体验到尝试成功的喜悦才是尝试教学真正的意图。如在认识自己的尝试活动中,要了解人是怎样呼吸的。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人是用嘴呼吸的。于是,我让幼儿进行尝试。把鼻、嘴都捏紧,保持十几秒钟,问他们有怎样的感觉。幼儿答:嘴憋气憋得很难受,鼻子也很难受。通过尝试,他们知道人不仅靠嘴呼吸,还要靠鼻子呼吸。又如,在“创意屋”分室活动中,中班王老师为孩子设计的“牙膏盒变变变”活动中,要让孩子尝试利用纸盒的不同外形特征,进行想象性的设计和创作;发展有的幼儿的想象力、创作力。其中对孩子来说有难度的是将完整的牙膏盒从当中剪开一个口子后沿着三边剪开并打开,尝试在打开的部分画上小动物的头像,再沿着所画小动物的外轮廓线将多余的地方剪下,最后进行涂色,黏贴小动物的耳朵和四肢及尾巴。这对大部分中班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从牙膏盒的中间部分剪开牙膏盒需要的不仅是力气,还需要巧劲,剪歪了或剪坏了都会影响美观,孩子起初是尝试自己剪开小口子,可是失败了,但是个别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就能领悟其中的方法,还会与身边同伴分享经验,这种良性的发展导致了最后活动顺利的完成。三、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主动性为出发点尝试活动有别于其他活动,在尝试活动中,可以充分体现幼儿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活动轻松、活泼、愉快。我园每一位老师在每次带领幼儿进入尝试活动室进行活动前,都要考虑到这项活动是否能体现幼儿的主动性,是否能在活动中表现出幼儿的个性。例如我班孩子在进入小舞台专用活动室活动时,由于孩子们平时都非常喜欢唱唱跳跳,因此往往小舞台就是他们的乐园,有一次小舞台活动的内容为《喜羊羊与灰太狼》,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尝试跟着音乐节奏进行各种模仿表演,感受节日欢快的气氛;引导幼儿尝试进行装扮表演,激发幼儿对表演的兴趣。活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孩子们都非常熟悉《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因此,在音乐一响,孩子们便迫不及待的开始演唱,挥舞着小手准备舞蹈了,为了不打消孩子们随着音乐表演,随着音乐舞蹈的主动性,便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等到一曲结束,便有的孩子自告奋勇的说:“老师,我的舞蹈比他们好看,不如让我来教他们跳吧!”经过老师的应允,这位舞蹈方面能力较强的孩子便自然的拥有了一大批“粉丝”,但班中仍是有舞蹈方面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便选择把舞台的中央让给几个“小偶像”,让他们带领着“粉丝”进行舞蹈,而我则站在舞台的旁边舞着预先设计好的动作,让能力较弱的孩子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