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语文学习习惯.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语文学习习惯.doc

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语文学习习惯.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类性的统一,是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个人认为,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促进当前农村语文教学的发展很有意义。但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一种城乡对立的思维考虑问题,农村教学就意味着闭塞与落后,其实不然。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资源相对贫瘠的农村语文教学中拓开新的一隅,如何挖掘农村所独有的教学资源,在现有基础上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习惯,成为每个农村语文教师新的抉择。笔者认为,农村清新怡人的自然环境、淳朴美好的人文特色、厚重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等,均是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的好素材。“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从学生最熟悉的东西开始,老师以一颗敏感的心去叩开学生探究生活、自然、身边文化底蕴的心灵之门,让学生把五彩斑斓的现实内化为情感顿悟,把学语文与生活完美地相融合。把培养语文学习习惯融入日常生活。一切文学大师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是真实的发现者,他的作品也是其个性和审美态度的产物。故乡是文学的一个永恒母语,通常也成为一个人灵魂永远的栖息地,在农村中学生的视野里,农村所独有的简单的景致:绿树、小河、古井、黝黑的石板桥、低矮的屋檐、老屋......不再是他们视觉上的形象,已成为写作中可以撷取的素材,有时候也成为他们情感归属的寄托。学生把视野投到窗外,看到这般美好的乡村,学生开始了心灵的探究,有学生这样写到:“在上学的途中,我看到一簇枯败的小草,已经布满灰尘,在这片草丛中有一抹黄色引人注目,那是一株小黄菊,她静穆着,在风中摇曳,一刹那,我愣住了,生命是如此的美好!原来,生活之美就蕴涵在平凡之中......”这样的习作来自学生的细心观察,来自于自身的丰富精神体验,学生阅读自然更能让他们悟尽自我,农村自然景致的美好能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屏弃一些客观干扰,守得一隅精神家园。同时,农村丰富的生活画卷也在向学生打开,譬如“赶集、庙会”,内容以饮食、百货、游戏为主,有着浓厚的喜庆气氛。这些素材根植于生活的土壤里,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着质朴无华的天然性。其次,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也蕴涵着广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精神,对于语文学习、培养语文习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民俗单元,如何让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有更深刻的领悟,在学习此单元开始时我就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到民间去采风”,学生开始对身边的民间文化关注起来,从传统佳节到地方特有的节日,从祖辈口中听到的典故传说到幼年唱到的童谣等都在学生的调查和回顾中鲜活起来。这样的语文实践交流活动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它是一次将乡土传统文化与生活实践、语文学习相沟通的尝试,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去关注生活,关注语文,随之对现实怀有一颗虔诚的心去体会,不再是一个漠然的态度,更能提升农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丰富其成长过程中的内心世界。总之,相对城市纷繁复杂的生活,农村有着特有的清新恬静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也格外的淳朴,给身处农村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曾经把家乡比做陶渊明向往的“桃花源”,邻里的和睦比城市钢筋水泥的隔膜要温暖许多,朴实的农民那种勤劳、向上的本色,更让与之朝夕相处的学生心灵受到好的熏陶。而这种情商的存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如鱼得水,语文学习本来就是一种触及人心灵的领悟,能把农村独有的淳朴的民风融入学生的学习中,更能让学生守望一份真诚而单纯的精神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农村教师,更应该有效的利用这种情感上的资源,在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在文本与生活的对话中,让学生秉承对真、善、美世界的追求。潜移默化中,学生也逐渐养成了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也加大了对农村教育资源的大力投入。农村的教育设施及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孩子的学习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而这一切,都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坚信,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农村孩子的语文发展,将会收到更多,更好,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