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案(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认识人民币》教案(多篇).docx

《认识人民币》教案(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认识人民币》教案(多篇)[前言]《认识人民币》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前期经验的准备: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物质准备: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环节预设:一、认识人民币: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设计思路: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活动目标: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2、在游戏中尝试用人民币购物,自主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活动准备:1、幼儿准备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每人一个放钱的盒子。2、幼儿已经学习过10以内的分成和加减。3、情境创设水果店、购物篮若干。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2、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在取币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1)取10元人民币,准备买水果。(2)交流10元人民币的不同取法。①解决没取成功幼儿的困难。②取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取钱方法。(3)你在取人民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呢?谁会帮他解决?(4)教师小结。(5)互相检查取出的人民币是否正确。3、游戏:买水果。(1)俩俩自主结合买卖水果游戏。①请小朋友2个人一组,互相商量一下一人做营业员,一人做顾客。②提出任务要求,并教师与一幼儿示范买卖水果。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2)交流自己买水果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解决幼儿买水果时遇到的困难。(3)针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小结。(4)交换角色买水果。资源整合教育活动:1、日常谈话活动中与幼儿一起讨论人民币是靠劳动所得,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并且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的好习惯。2、知道人民币的细菌多,拿过人民币后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小超市游戏,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游戏中练习人民币的兑换,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4.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体验自己购物付款,获得真实的体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篇二学生虽然见到过人民币,但是并不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将人民币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的脑海里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能不能将几分几角几元的人民币各分一类?为什么可以这样分?元、角、分到底是什么?同学们自然不会对上述问题无动于衷,经过一番思考,在他们的头脑中会形成一些比较朦胧的认识,再经过教师必要的点拨,同学们就豁然开朗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不等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方式。因此具体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班级,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基础,都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授人民币这一课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我对他们做出了不同的要求。一些对人民币有较多认识的学生,我请他们从不同的。标准出发,尝试以不同标准来对人民币分类。而一些对人民币不了解的学生,在他们分类的过程中,我在旁边指导,点拨,希望他们能尽快地对人民币建立起一个感性的认识。整节课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索中、与他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