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体育《前滚翻》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体育《前滚翻》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体育《前滚翻》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技术。能够说出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的动作口诀,并在练习中灵活运用。2.通过练习,学生逐步养成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树立安全意识以及对环境的适应。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体育精神,树立自尊自信意识以及正确的胜负观等。二、教学重点两脚蹬伸,滚动圆滑。三、教学难点两腿蹬直,收腿团身时机。四、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强调安全,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2.组织教学:四列横队。3.要求:快、静、齐。(二)准备部分1.松鼠与大树游戏名称:松鼠与大树;游戏队形:学生以教师为圆心围绕成一个圆,三人一组,两人扮演大树,一人扮演松鼠,扮演大树的人两手相扶,保持直立,扮演松鼠的人蹲在大树底下;游戏规则:教师喊“松鼠”时,大树不动,松鼠重新寻找大树,教师喊“大树”时,松鼠不动,大树重新寻找松鼠;教师喊地震时,全部重新组合。游戏惩罚:对于没有找到目标的学生,我采用的.主要是唱歌、跳舞或者原地蹲起。2.关节、韧带练习游戏后,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按照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膝关节运动、踝腕关节运动的练习顺序进行关节、韧带练习(4*8拍)。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三)基本部分1.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出示各种图形的图片(正方形、长方形、圆等)。提问1: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物体从斜坡上滚下来哪个最快吗?提问2: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2.教师示范教师进行侧面及正面两种示范。组织教学:双轨式。3.分解讲解展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动作步骤,其次分解讲解,直立,蹲撑,两手与肩同宽体前撑垫,两脚蹬地(腿蹬直),重心前移,使头后、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膝收腿,两手抱小腿,团身向前滚动成蹲立。最后梳理出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翻像圆球的口诀。4.练习练习1:前后滚动练习,体会滚动圆滑。方法:背朝垫子,团身紧凑,躺在垫子上滚动。组织教学:五分钟的时间自由练习。练习2:斜坡滚翻,辅助练习。方法:垫子抬高,成斜坡形状,从斜坡上滚下来。组织教学:分组练习,小组之间互相帮忙。练习3:学习保护与帮助,一人保护帮助一人练习。方法:两人一组进行完整的动作训练。组织教学:2人一组,在保护与帮助下完成动作。5.比赛练习游戏名称:“滚翻接力”的比赛。游戏规则:同学们分成四组,每组一个人翻滚两次回来与同伴击掌,然后下一个同学进行,看哪一组同学完成得又好又快,哪一组就为获胜组。评价:表扬获胜小组,鼓励其他小组,并让获胜小组分享胜利经验,互相学习。(四)结束部分1.整理放松活动学生之间相互放松手臂和颈部。2.小结部分问题:这节课你掌握了什么技能?(1)学生小结:分享动作要领,做出今天所学动作。(2)相互评价:组内相互点评,学习同伴优点。(3)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评价。3.收拾器材、师生再见。小学体育《前滚翻》教案2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小学体育3、学生课前准备:穿好运动服或宽松的衣服,鞋子最好是运动鞋。二、教学课题本课教材选自省编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五册第六课。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主教材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教学内容从学生喜爱的仿生动物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难度组合动作。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才能处理紧急的意外事故做到自我保护。2.技能目标:(1)70%-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2)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判断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模仿性、创造性练习和游戏练习,进行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教学重难点:1、重点:滚动圆滑,滚成直线。2、难点:低头含胸,蹬地有力,头后部着垫,团身紧。教学准备:小垫子40块;体操垫1块;白纸10张;篮球5个;小正方形纸箱5个,电脑1台,背投影仪1台,小音箱1台,优盘1个。教学方法:1、表现法:通过感知,是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对本节课学习的动作的了解和尝试。2、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