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声音一、知识广场1.声音的强弱叫作宣量,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C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声音可在液体、气体、固煌中向各个方向传播。4.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声音的强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5.我们敲击锣时•,听到声音,并发现和感觉到锣面在振动振动停止时,声音终止。6.吹响透明的口哨,我看到里面的小球在跳动,可见吹哨子时,由空气的振动产生声音。7.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8.人们为更好地监测_音量对人体的影响,把音量分成“级”,其单位称为“分贝"(dB)o9.物体的人心、长短、厚薄、松紧等特性都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10.听诊器是1816年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经过多次实验,他最后制成了一个木质听诊器。11.用正在发声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乒乓球,会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这个现象说明音叉发声时在不停地振动C12.用相同的力拨弹皮筋时,皮筋绷得越紧,声音越高,皮筋振动得越快。13.可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方面,想办法控制噪声。14.噪声的来源: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生活噪声。二、简答:噪声控制的方式有哪些?答:1.对噪声源进行改造或者隔音。2.对噪声的传播途径进行隔声或者吸声。3.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噪声防护。第二单元消化与呼吸1、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口腔,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2、口腔:磨碎、搅拌食物,初步消化少量淀粉。胃:继续混合并磨碎食物,把食物变成食糜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并吸收养料。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3、我国的《黄帝内经》中就用“解剖的方法”来研究人体。4、编写了《人体的构造》,从而使解剖学步入了科学正轨的是比利时医学家维萨里。5、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最重要的呼吸器官。咽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6、做呼吸的模拟实验时,饮料瓶相当于人体的胸腔,气球相当于人体的肺。7、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8肺活量是指人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测量肺活量时,测量3次,取其中的最大值,就是肺活量值。9、怎样保护呼吸器官健康:不随地吐痰;经常开窗通风;扫地前要先洒水,保持空气的清洁;坚持锻炼身体,呼吸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等。10、怎样保护消化器官健康:不边吃饭边看书;刚吃完饭不做剧烈运动;饮食节制,不暴饮暴食;不挑食;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等。第三单元影子的变化1、影子形成的条件有光源、遮挡物、投影屏C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2、每天正午的时候,影子都是朝向北的。如上午8时,阳光下一个木桩的影子朝向西,4小时后影子朝向北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长一短一长,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西一北一东C4、日唇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测定、划分时刻的重要工具。制作日暑时,唇针一定要对准正北方向。赤道式日展的唇面与唇针垂直,其时间刻度是均匀的。5、在不同的日子的同一个时刻(正午除外),竖直立杆的日影会有偏差,日子相隔越多,偏差越大。6、日唇的工作原理是: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会随时间有规律地变化。第四单元地球与月球1.古代人们凭直觉认识地球,认为“天圆张盖,地方如棋盘”,由此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2.1519年9月,麦哲伦的船队开始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毯隹的推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的漫长过程可概括为观察猜测、现象推断、实践证明。3.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力>,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C4.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的事实,作出“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推测。其赤道的周长大约为4万千米。5.船只出港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船掩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6.第一次成功登上月球的载人宇宙飞船是“阿波罗11号"。1972年12月7日,乘坐“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拍摄了一张著名的地球照片,被命名为“蓝色弹珠,7.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疑,约占地球表面的Z1%,还分布着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等水体。小部分是陆地。8.地球上到处有水,但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淡水只占地球上水量的3%。观察地球仪,地球上的蓝色部分是螃。9.地球的表面是个球面,科学家用经线和纬线将地球表面划分出了很多的网状“小格子”。10.国家厉行节约用水,鼓励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与应用。11.要了解月相的变化,我们要进行定时、定点的长期观察,月球自己不会发光,它是被太阳照亮的。在地球上看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