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要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新型组织体系发展农业,力促农业农村工作在新的起点实现大的跨越。一、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这一目标,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倾力打造农业品牌,深入挖掘发展潜力,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以兴产业、富农民、增活力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各类种养基地发展到118处,规划建设优质出口大花生基地10万亩、土豆种植基地5万亩、经济林基地19万亩、万只肉鸭养殖基地30处、绿色有机蔬菜基地5处,兴建农产品交易市场24处,其中蔬菜批发市场12处、电子交易市场1处。按照每个优势产业都有龙头、每个龙头都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加大资金投入、提供信贷支持、实施技能改造等措施,培大做强了金鹏食品、禾丰牧业、圣地源牧业等一批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26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济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4家,带动发展种养殖基地32万亩,连接农户8万户。(二)富民强市产业培植大见成效。坚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工程来实施,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龙头带动等措施,全面建立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食用菌产业体系。截止目前,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及合作组织达到46家,其中工厂化、智能化的生产加工企业17家,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686万平方米,年产鲜菇12万吨,产值11亿元。建成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126处,规模菇棚1.8万个。培植了华源食品公司、常生源菌业公司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能力强的食用菌“航母群”,其中集盛食品公司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友和菌业公司投资1.2亿建成的金针菇智能化、标准化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达到了省内第一、国内领先水平。3家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5000万美元。2010年我市被纳入山东省“十二五”果菜食用菌振兴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在2011年的项目实施中取得全省第一名的成绩。(三)品牌农业建设规范完善。按照现代农业、高端农业发展要求,重点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频振式杀虫灯、秸秆生物反应堆等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为扩张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先后投入600万元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与意大利国家食品研究委员会合作建设了中意农产品实验室,投资300余万元在农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了57个质量检测站。2011年整合农业、质监、疾控等检测资源,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加挂山东省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牌子。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开展大规模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3处、济宁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1处、绿色标准化示范区14处、畜禽标准化养殖场40处、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9处,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5个、绿色食品认证17个、有机食品认证18个,创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山东省名牌农产品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个,3家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成功创建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四)农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依法登记注册经济合作组织415个,辐射农户8万户,带动种植面积46.3万亩、畜禽养殖792万头只、水产养殖7600亩。围绕加快农业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引导农民有序实施土地经营权流转,截止目前,共有596个村、3.97万户农民进行了土地流转,流转面积14.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31%,流转方式也由过去的一家一户间零星流转,转变为向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规模流转。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以及新品种、新农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启动实施了花生良种快繁及高产栽培、秸秆高效产沼气、食用菌高效种植、农产品绿色防控等一批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农业科研项目,其中11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6个科技项目取得国家专利,7项技术获得济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当前“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仍存有一些薄弱环节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由于受家庭为单位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的影响,并且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以及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农业产业基地普遍布局零散、没有规模优势、缺乏区域特色,农业规模效益不高。各镇街主导产业不明确,特色优势不明显,产业优势不突出,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规模集群发展。(二)产业结构不优,产品质量不高。农业产业结构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