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一条****然后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教学设计.docx

202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8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奉献。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奉献。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板书勤字(书写认真),我们从小就应当要认认真真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及时而巧妙地将一些生活哲理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将育人与教书融为一体〕请生读〔正音:qin〕。问: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板书奋字,学生齐读勤奋一词,并为它找近义词。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板书说字,学生读课题〕〔从勤字入手,让学生初步感知勤奋的含义,为下面的学习作了必要的准备。〕2、解题: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是怎么说的?〔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区分勤奋与勤劳等近义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勤奋的含义。〕二、新授1、整体感知课文。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把书翻开到?说勤奋?一课,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直奔课文中心,突出主题,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课文,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指名说。2、出示投影: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奉献。①、理解第一句:生读,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对这句话的理解很重要,只有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才能真正领悟作者的观点。〕②、理解第二句。师读第一遍〔强调只有一词〕:听出什么来了?〔引导学生体会:要想有所作为,只能靠勤奋〕生齐读。师读第二遍〔强调一生一词〕:听出什么了?〔引导学生体会:要坚持不懈的勤奋,才能成功〕生齐读以上两句话。〔教给学生读悟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3、学习事例①、师:作者就这两句话对你说十遍,你相信吗?说一百遍呢?说一千遍呢?这样说有说服力吗?那要怎么样才有?〔让学生自己体会有事例才有说服力。〕师: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举他们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才会更具有说服力。〕②、师:课文中的两个人成功了吗?读课文,从中找出有关他们成功的句子。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师:他们成功靠什么?〔勤奋〕划出能表达出他们勤奋的句子。〔打破了常规的程序,采用了倒叙,有三方面好处:先在学生心中树起成功的典型,为下面的说勤奋蓄势;接下来的教学不必在这上面纠缠,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简洁,更加突出文章的中心和教学重点;承接上一个环节,使得整个教学环环相扣,一脉相通。〕③、学习司马光的例子出示投影: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根据时间上的不同,让学生体会:一生勤奋〕教师要抓住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稍微、警枕等词,让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勤奋。师: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生自由读、齐读〕④、学习童第周的事例生读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起早贪黑一词,体会童第周的勤奋。〕⑤、师:下面我们来把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放在一起读读。老师从课文二、三自然段里找出了四个词mdash;mdash;出示投影:抓紧时间睡觉时天刚亮睡觉前师:从这几个词里,你有没有发现勤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指名说〕小结:〔深情地〕对于时间,有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对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时间,刘老师想说:勤奋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短,懒惰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长。〔先单独学习童第周和司马光勤奋事例,再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拟,引领学生逐层感悟〕三、延伸与拓展1、出示投影: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师:比拟这两句话,看能比出什么来?〔引导学生体会:不管你有多聪明,也不管你根底有多差,都要靠努力,才会成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延续和提升,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里得到一次升华。〕2、请看几句名人名言。出示投影: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mdash;mdash;创造家爱迪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mdash;mdash;数学家华罗庚不管你有多么聪明,也不管你根底有多么差,只要勤奋,都能获得成功。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