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_353.docx
上传人:努力****甲寅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教案_353.docx

科学教案_35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教案科学教案必备(5篇)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能利用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获得相关信息。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教学准备: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代人用火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另外,还应让学生课前注意观察生活中摩擦生热现象,如玩滑梯、电锯、流星、飞机起飞、疾驰汽车的轮胎、火车道、划火柴等,并做好记录,为课堂上的交流作好铺垫。在实验材料的准备上,要体现开放性的特点,如可以准备教科书提示的实验用的主体材料——手钻、木板、砂纸、钢条等,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法准备实验材料。只要学生能想到的、能找到的都可以。教师课前也应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准备有关古代人用火的音像资料。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观看事先准备的音像资料。2。展示一些古代人钻木取火的图片或讲述相关的故事。引出关于钻木取火的话题,导入新课。3、提出问题:“你知道钻木取火是怎么回事吗?你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二、猜想假设猜想一下里面的原理三、制定方案制定探究方案,设计实验验证四、实施探究按照方案小组进行探究五、展示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后,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和展示。引导学生利用获取的资料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尝试解释“钻木取火”的道理。六、拓展创新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呢?说一说,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搜集古人取火的资料进行交流和汇总。七、教学反思:学习了本课后,学生知道了钻木取火的道理,了解了人类用火的历史;初步认识到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科学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开展调查,并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2)初步运用图画、图表、书面报告等形式,交流调查研究活动的方案和结果。(3)能初步运用实验方法,说明水污染的危害。2.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乡水资源缺乏,及有限的水资源已被污染的情况。(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鱼在污水中的表现,体验水污染对生命的危害。(2)通过查阅资料,感受水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所造成有破坏和影响。(3)经历考察家乡水的过程,积极提出保护水源,减少污染的建议。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学校附近一些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准备一些污水。2.学生准备:自带一些洗涤用品。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引入新课。(二)自主学习:1.说说周围的`水资源情况:(1)在你家或我们学校附近,你观察到的这些水资源,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或者说你对这些水有想说些什么?(2)学生回答。2.提出研究性的问题:(1)教师根据回答列出几个小专题:A.家乡水资源状况;B.污水对动物的影响;C.污水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D.水污染的原因。3.4人小组选择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1)根据以上的几个问题,选择一个,4人小组共同研究。要求先制定研究计划。4.外出考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外出考察并完成考察报告。5.整理阶段。课后把自己考察的情况,做认真的分析,可以查阅一些书籍等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写出自己的研究性报告。报告中可以包括考察情况分析、各种建议等。6.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各组将研究报告贴在班级黑板报中。(三)课后延伸: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考察项目,继续查阅有关资料,完善自己的研究报告。科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给每个学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