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8M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培训课件.ppt

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专题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区域的含义二、区域的特点练习三、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充足的光照、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是因为这些地区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又有祛风去湿、散寒健胃之效。因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春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适合种植需水多的水稻,因而南方历史上一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例如米饭、米糕、米团等。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春天雨水稀少,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因此历史上一直种植耐旱的小麦,人们也主要以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饺子、大饼等为主食。在降水更少的内蒙古、西北地区和夏季很冷的青藏高原上,或因干旱,或因寒冷,那里很难生长庄稼、树木,但草场广布,当地人们主要以放牧牛羊为业,因而便以牛羊肉、奶为主食。东北大屋——平顶、矮小、墙厚、紧凑内蒙古的羊毛毡帐房黄土高原窑洞水乡民居——斜顶、高大、透风井冈山客家云南傣族的竹楼福建南部永定、龙岩、彰平和漳州一带,散布着许多客家土楼住宅。土楼体量高大,通常是三到四层,总高可至十二三米,外墙是厚达一两米的坚实夯土墙,是中国各地民居中颇具特色、引人注目的一种建筑形式。土楼的建造者以从魏晋时代开始因战乱而逐步南迁的中原汉族人——“客家人”为主。由于社会不稳定,匪盗迭起,这种聚族而居、可容纳数百人的堡垒式住宅,是客家人为防卫械斗侵袭而采取的办法。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理环境2.开发早期农业社会时期4.工商业的发展自然状况自然状况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