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设计说明书.doc

设计说明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24湘潭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连接件级进模具设计学院: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第1章零件基本冲压工艺的确定…………………………………………1第2章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3第3章毛坯的排样…………………………………………………………4第4章冲压力的计算………………………………………………………64.1计算冲裁力与初选压力机………………………………54.2确定冲裁的压力中心………………………………………………6第5章刃口尺寸及卸料件设计…………………………………………95.1凸模,凹模刃口尺寸计算5.2卸料件的设计5.3模具凸凹模尺寸的计算第6章模具的总体设计…………………………………………………12第7章绘制模具结构图及模具零件图…………………………………23第8章结语与致谢……………………………………………………23参考文献零件基本冲压工艺的确定如图1所示为一个导电连接件,材料为Q235A,料厚t=2mm,该产品为大批量生产,要求零件表面去毛刺。图1冲压工艺性分析材料:该冲零件材料为Q235A,是普通的碳素工具钢,料厚为2mm,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②零件的结构:该零件的结构比较简单,形状也不复杂,相当于在一个板上冲两个孔。零件上冲掉的不封闭处孔半圆形部分r=1.5=1.0*t,外接矩形处0.7*t<3;零件最小孔距amin=2*t=2*1.5=3<4:凹槽部分3≥1.5*t,适合于冲裁。③尺寸精度:该零件的外形尺寸,标有公差的21,24+0.165-0.165查表知其精度为IT13级;而9+0.18-0.18,14+0.215-0.215,3+0.125-0.125查表得其精度为IT14级;其余尺寸为未注公差,为IT12级,该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适合于冲裁。从以上工艺分析看,该零件适合于冲裁。第2章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该零件为大批量生产,而且工艺性较好,适合于用模具生产,可以采用如下的两种工艺方案进行生产:方案①:采用直接落料,即采用单工序模进行生产;方案②:采用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进行生产;方案③:采用先冲孔,后落料进行连续生产,即采用级进模进行生产。如图1所示,凹槽宽度仅为3mm,悬臂处宽度仅为4mm,若采用方案①,模具结构虽然简单,只需要一副模具,但是零件凹槽及悬臂处所对应的凹模及凸模部分壁厚太小,强度及刚度不够好,若凸模或凹模一处出现问题,则整个凸模或凹模将报废,这样造成整个模具的寿命变短,并且使得生产效率降低,而且是每个零件的成本变高。若采用方案②:先在一副模具上进行落料,然后在另一模具上冲孔,采用这种方案,模具结构虽然简单,但是需要两副模具生产,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而且也容易造成零件位置精度降低,并且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若采用方案③,即先冲出2个孔,然后落料。这样不但使得凸模及凹模的强度刚度得以提高,延长了模具的寿命。而且即使模具部分受损,也有利于快速更换。将有利于提高零件的生产效率及降低每个零件的成本。为了更好的保证尺寸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零件的成本,综合比较方案①,方案②和方案③,选择方案③显然较为合适。毛坯的排样设计复合模,首先要设计的即为排样方式。该零件形状比较规则,直排可以显著的减少废料,所以采用直排的方式排样。根据所选用的工艺方案,采用冲孔和落料两个工位就可以完成该零件的制造。根据材料的性能厚度和形状可以确定工件的搭边值,查表得:工件与边缘搭边值a=1.5,两工件间的搭边值a1=1.2;一个步距的长度为s=25.2mm.,根据零件图以及排样图可以得到,选用无侧压装置。条料的宽度为BEQ\S(0,-Δ)=(Dmax+2a+C)EQ\S(0,-Δ)=(45+1.5*2+0.5)EQ\S(0,-0.5)=48.EQ\S(0,-0.5)mm,导料板间距离A=B+Z=Dmax+2a+2C式中:Dmax-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a-侧搭边值;Δ-条料宽度的单向偏差;C-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BEQ\S(0,-Δ)=(Dmax+2a+C)EQ\S(0,-Δ)=45+1.5*2=48mmA=B+Z=Dmax+2a+2C=45+1.5*2+0.5=48.5mm排样图如图2所示:图2一个步距内材料的利用率η=EQ\F(A,BS)*100%=EQ\F(716.4,38.5*25.2)*100%=73.8%;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