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的任务书标题: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背景:创造力是一个人在发现和解决问题及创造新作品等方面的天赋和能力。它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能够使人们从传统思维和方法中脱离出来,创造许多独特的、创新的、有用的物品、概念和服务。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对创造力进行培养和发展,以促进他们的创新和竞争力。任务: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创造力的可教育性,即创造力是否可以通过合适的教育和训练来提高。具体来说,本研究的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了解创造力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创造力的内在机制,以及影响创造力的因素。这一任务要求从理论层面深入探讨创造力的本质和特点,并分析与创造力相关的心理和行为因素,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2.调查国内外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现状,总结主要培养方法和成效。这一任务需要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关于创造力教育和训练的研究,总结出主要培养方法和成效,为实证研究提供实证依据。3.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创造力的可教育性,揭示创造力教育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这一任务需要采用实验、问卷等方法,对有关因素和机制进行研究,来验证创造力的可教育性和指导教学实践。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理论上对于创造力的定义和内在机制的讨论,梳理与创造力相关的心理和行为因素;2.总结国内外创造力教育和训练的研究,梳理主要培养方法和成效;3.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创造力的可教育性和有关影响因素和机制;4.提出在实践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创造力教育和训练的建议和策略。参考文献:1.Amabile,T.(1983).TheSocialPsychologyofCreativity.NewYork:Springer-Verlag.2.Sternberg,R.J.(1999).HandbookofCreativity.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3.抱一恒.(2018).创新创造力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教育技术,28,71-74.4.鲍春来,蔡茂林,张雅娜.(2017).创造力的教育研究概述.教育研究月刊(下),297,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