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题常见错因分析及应对策略.docx
上传人:慧颖****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选择题常见错因分析及应对策略.docx

高中历史选择题常见错因分析及应对策略.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选择题常见错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历史选择题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考查角度灵活等优点,在历年高考试卷中已成为主要题型,且分值与材料题问答题平分秋色,但从考试情况来看,学生选择题得分并不理想。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学生在考试中选择题的失分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后教学中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学生解答选择题的能力。【关键词】高中历史选择题策略一、基本史实记忆不牢固例.(09全国卷I)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A.专制王权强化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C.国王权力旁落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错因分析】正确答案为A学生容易误选C。误选原因是学生对材料中的时间“18世纪中期”所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把握不清,从而受材料内容的迷惑落入陷阱。18世纪中期法国处在波旁王朝的统治之下,法国大革命(1789年爆发)尚未进行,国王权力不可能旁落,故选A项。二、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例.(05全国卷I)15.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错因分析】正确答案为D。A、B项明显错误,可直接排除;C项正确的表述应是平息“三藩之乱”之后加以大规模推行,而不是之前。误选最多的是C。误选原因在于对“改土归流”的基本概念比较模糊,对“改土归流”实施的背景与过程掌握不准确。【应对策略】近年来命题者十分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而历史学科中基本概念非常多,诸如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近代化、全球化、市场经济等等,要加强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教学,把课本中基本概念真正讲懂讲透,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基本历史概念,既要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又要掌握其外延,这样再做此类型的题就能举一反三、游刃有余。三、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彻例.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更多地使用铁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错因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题中四项都是秦国成为最强国家的原因,但B项是最主要原因,因为按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原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确立起先进的封建制度,才是秦国富国强兵的主要原因。错选其他项都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不全面、不透彻,自然更谈不上灵活准确运用了。【应对策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很多,诸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等,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很广泛,但由于理论性强、深奥枯燥,学生对此理解不透彻不深刻,应用不灵活,掌握起来有难度。以后教学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渗透,以史实为依据,史论结合,深入浅出,提高学生对这些理论观点的理解力和灵活应用能力,同时强化对此类题型的训练。四、材料理解不到位例.(07全国卷I)15.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这种军队组织形式A.便于国家直接控制、指挥军队B.使将不专兵,妨碍军队作战C.造成兵归将有,为近代军阀所承袭D.促进官兵平等,有利于提高战斗力【错因分析】正确答案为C。考生易错选A或B。错选原因是学生文学功底薄弱,对题中文言文材料没能读懂,若理解“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之意,排除A、B就不困难了。【应对策略】材料型选择题由于命题灵活,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近年来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选择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做此类题首先要求学生具有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这就涉及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譬如语文文言文的理解、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等,这就要求学生重视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完整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综合能力、透过现象揭示历史本质和规律的能力五、解题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欠缺例.(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四川卷)17.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政府选送留学生出国学习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甲午战争以后【错因分析】正确答案为C。此题限制条件是四个:中国近代、第一次、政府选送、留学生。特别是后三个条件,少一个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