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报考指南.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研究生报考指南.doc

研究生报考指南.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气象类硕士研究生报考指南主审张京波主编董元昌监制周琰接受所有人的责难,但是最后坚持自己的裁决——莎士比亚大气科学学院08级学生党支部2011-5-11阅读须知一、此册子内容均来自各院校校网,真实可靠。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时效滞后。(例如有些院校导师已调任或更改联系方式,请核实后再联系,以免耽误时机)二、由于人员、经费、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书在排版、纠错方面难免不如人意,望各位同学多多谅解、包涵。三、四、此册子由气科08级学生党支部编写,再次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特别鸣谢07级考研学长学姐为我们撰写考研心得。主审:张京波主编:董元昌监制:周琰本册编委(乱序):钱晖周琰周娜柳林董元昌常舒捷闵晓桐栾舒彤张楚楠陈宏松戴国锟盛文杰王蕾等大气科学学院08级学生党支部-2-目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山大学考研心得北京大学杜怡心-5-6-9-10-11-25-19-23-25-29-54-55-55-55-55-55-58-59-60-中科院洪晓玮国家海洋预报中心王宗辰南京大学林青-3-中科院海洋所李昂-61-62-63-65-气科院庞轶舒本校李雪松北京师范大学顾孝天-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单位简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以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为特色,理、工、商为主,兼有其他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我校于196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隶属中央气象局。1963年5月,更名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2月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并获准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开始招收留学生。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在学校设立“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培训中心”,并于2003年4月成立北京分部。1999年3月,设立大气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2月,学校由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江苏省管理。2004年5月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关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拟招收气象类硕士生300名(含国家计划内招生及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生)。大气科学学院学院每年招收硕士生约120名,其中气象学硕士点招收约80名,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硕士点招收约20名,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硕士点招收约20名。二、联系方式单位代码:10300学校网址:http://www.nuist.edu.cn电子信箱:yzb@nuist.edu.cn通讯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邮政编码:210044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与就业办公室联系电话:(025)58731201-5-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一、单位简介:单位简介:学校具有较长的研究生教育历史,早在六十年代初就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是全军最早招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单位之一,1979年恢复研究生培养工作。目前,学校拥有?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大气科学、机械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设计及理论、气象学等2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路与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光学工程、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应用数学等5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机械工程等9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权。学校设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2个江苏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军队重点学科和6个军队重点实验室;设有26个全军性研究中心。形成了电子信息与通信、指挥自动化技术、军事工程防护、作战工程保障、大气海洋与空间环境等具有突出优势与特色的学科群,初步构建了信息化为主导,以军事工程技术为主体、理工军文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化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拥有一支以院士、名师领军,博专兼备、中坚厚实、成果丰硕、素质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3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员650余名,博士生导师88名,硕士生导师404名。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军队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学校已成为军队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二、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