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产品合同【精选】产品合同范文集合五篇随着人们法律观念的日益增强,合同对我们的帮助越来越大,签订合同也是避免争端的最好方式之一。你知道合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品合同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产品合同篇1甲方:乙方: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真诚合作,共同发展,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经济责任订立本合同。第一条商品质量1、甲方同意在合同有效期内销售乙方提供的商品,乙方保证交付的商品符合中国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计量法》、《价格法》、《税法》、《商标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2、乙方销售给甲方的商品必须按提供给甲方的“样本”同等质量,不掺假,不冒牌、不短少。第二条价格说明及销售渠道1、乙方承诺供应给甲方的价格不高于市场价,报价必须绝对真实。本合同所有价格或金额以人民币表示,内含增值税及一切税金。2、当遇商品价格变动调整,乙方应提前30天,必须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甲方。3、如遇产品销售的需要而进行促销活动,乙方必须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甲方,由此促销的`费用完全由乙方承担。4、销售渠道:甲方根据乙方的要求和乙方产品销售的区域权限,同意乙方的商品在以下指定区域销售。酒店销售:5、为了拓展市场,提高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乙方同意支付奖励费人民币元。第三条商品交付1、甲方以电话或传真方式将要货计划通知乙方,乙方应按甲方指定的时间,将商品送至甲方指定的地点运费由乙方自行承担,实际收货数量应该依甲方开箱验收后为准。2、乙方保证不提供超过三分之一保质期的商品,即保质期须在总保质期的三分之二以上,达不到甲方有权拒收。3、如若乙方延迟交货,乙方必须提前天,以(书面、电话)的方式通知采购。否则按扣款。第四条商品退换货1、乙方同意对商品质量出现瑕疵或销售过程中因顾客挑选等因素造成的外包装损坏而影响正常销售的商品进行退换。2、乙方同意对滞销及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予以退换。3、与退换货相关的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第五条货款结算方式1、乙方根据货款结算期限,以乙方交付增值税后,按双方约定的银行帐户给予支付。2、乙方必须开具增值税发票与甲方进行结算,所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所有价格或金额以人民币表示,内含17%增值税及一切税金,不开具虚假增值税发票。3、结算方式:代销。a、现结:货到天。b、月结:货到天。每月10日结算上月15日—30日的货款;每月25日结算本月1日至15日的货款。c、代销:按实际销售量在每月10日结算可付进货款。d、付款方式:电汇、转帐。第六条:本合同有效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第七条:如因销售需要所签定的补充协议均为本合同的有效组成部分。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盖章)法定代表人:委托代表人:年月日乙方:(盖章)法定代表人:委托代表人:年月日产品合同篇2合同编号:___________买受人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出卖人签订时间:______年___月___日为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健康规模发展,沟通城乡流通渠道,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经买卖双方充分协商,订立本合同,以供双方共同遵守。第一条标的交售日期、数量及价格1.出卖人在年月以前(或月旬内),向买售人交售____(茶叶、生姜、板栗、高山蔬菜、灵芝、蚕种、)____斤。(张、担)。2.所售绿色农产品最低价格(保护价)_元/斤(张、担),市场行情上涨时,有收购单位按市场价格进行收购。3.买、卖双方的任何一方如需提前或延斯交货与提货,均应事先通知对方,双方另行达成新的协议。第二条品种、等级、质量及包装1.绿色农产品的品种、等级和质量按买卖双方协商确定,或按样品标准定价(样品由双方妥善保管,甲方验收)。2.绿色农产品的包装,由买卖双方协商包装办法。第三条交货方式、验收、结算方式1.实行送货到________收购点,货物由买受人当面验收。2.货款由买受人支付给出卖人,现金结算,钱货两清。不得打白条或代扣其它税费。第四条违约责任1.买受人在合同履行中退货的,应偿付出卖人退货部分货款总值_____(5—25%)的'违约金。2.买受人无故拒收绿色农产品,应向出卖人偿付被拒收货物总值_____(5—25%)的违约金。3.买受人未按合同规定收购绿色农产品的,应按少收部分的总值_____(5—30%)支付违约金。4.出卖人交货数量少于合同规定的,按少交数量价值_____(1—20%)支付违约金。5.出卖人在交售绿色农产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买受人有权拒收,出卖人同时承担_____(5—25%)违约金。6.出卖人的包装不符合规定的,买受人有权要求出乘人重新包装,损失有出卖人承担。第五条不可抗力1.买、卖双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尽快向对方通报理由,在提供相应证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