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概述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药物渗出可分为: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有淤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6英寸,循环障碍,中等到重等程度疼痛,任何容量的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护士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巡视,加强防范。一旦发生药液渗漏,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外渗液体为脂肪乳、血液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时,肿胀明显,皮肤颜色红润未发生变化时,首先尽量从套管针内回抽液体,药物,然后经予拔出留置针,充分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穿刺减压使外渗液体流出,减轻间室内压,并用硫酸镁外敷并抬高患肢。硫酸镁湿敷的方法:第一种:取制备的50%硫酸镁溶液加热至40℃左右,浸泡纱布块,取出后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敷盖在患处,再覆上一层塑料薄膜,还可再用热水袋按压以加强保温。第三种:冷敷时直接用硫酸镁溶液贴敷患处。外敷的时间每次15分钟左右,每日外敷的次数根据硬结大小及炎性反应轻重而灵活掌握,硬结范围小者治疗效果好。但50%硫酸镁不能用于甘露醇外渗,容易引起皮下水疱。在使用甘露醇过程中一旦外渗,应立即停止在该处继续输液,抬高患肢,外渗时选择热湿敷,可用75%乙醇湿敷患处,也可将洗净的马铃薯切成3mm-5mm薄片外敷于液体外渗处,外敷面积稍大于组织肿胀面积,6h更换一次;用654-2热敷也无任何不良反应。液体外渗伤口的紧急处理:药物外渗的预防: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