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家长承诺书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家长承诺书在生活中,承诺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承诺书如经合同认可,可以作为合同的一部分一同履行。写起承诺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家长承诺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家长承诺书1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孩子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配合。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孩子身心健康,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文明、安全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遏制学生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不良风气,我校将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进行管控,现将相关事项告知如下,敬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一、关于手机进校园的危害1、损害身体健康。一些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脑部神经损伤、脊椎扭曲变形、手指麻木畸形、视力低下、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自闭症、孤独症,情绪变得烦躁不安、抑郁寡欢,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怪异,不愿与外界交往,同时,手机还会使听觉受损,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功能失调。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2、影响学习,耽误学业。长期的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手中的智能手机是用来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最主要的是聊微信、看抖音、玩游戏、看视频、订外卖和收快递。只要学生有手机,极易造成思想不集中、上课昏昏沉沉、成绩一落千丈的后果,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个别学生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等,极易上瘾,根本无法控制,完全陶醉在虚幻的世界里。在课堂上,学生收发信息,偷玩游戏,偶尔还会响起手机铃声,这些行为不仅让学生自己无心听课,还严重扰乱教学秩序,影响老师的教学情绪,同学也极其反感。当老师教育学生或收缴手机的时候,还容易引发师生冲突,破坏师生关系。此外,学生一旦将手机带入学校,就会想方设法在教室、寝室、操场、厕所等场所偷偷使用,这样会严重影响学校秩序、听课质量和睡眠。有的学生甚至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或传递习题、考试答案和作文范文,会丧失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极易养成不思进取的依赖思想。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容易出现缺乏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比如暴力、色情、校园贷款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这些不良信息,会出现心理紊乱,造成性格怪异,精神颓废,导致学业荒废,有的学生甚至违纪违法,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4、容易引发安全问题。手机的社交功能强大,会让学生的交际范围迅速扩大。朋友圈也由校内扩展到校外,同时也给异性同学的非正当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不正当男女关系现象增多。网恋、网骂等现象层出不穷,由此引发诸多情感纠纷,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不仅在校内随意结交朋友,还联系社会不良青年,将给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埋下严重安全隐患,增加教育管理难度。而且学生自制力较弱,上下学途中边看手机,容易引发交通危险。5、炫耀攀比,不择手段。手机档次高低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影响校园风气。部分没有手机的学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极个别学生甚至瞒骗家长、以命相逼,限期家长为之配备,给家庭增添不必要的经济负担。6、家庭缺位,亲情缺失。孩子过度依赖手机,手机成为亲情的`杀手,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务等事情时间减少。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亲情逐渐疏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一家人坐在一起,孩子却在玩手机,会让多少父母感到一些悲凉。7、消费支出,负担加重。学生使用手机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极大地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有的学生为了支付数额不低的手机通讯费用,将偷窃的手伸向身边的'同学或者到处借贷等。因手机的违规使用、丢失而造成学生之间相互猜疑、影响同学之间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二、家校共管措施要求1、请家长接到《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一封信》后,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决定,理解、支持并密切配合禁手机入校园的专项整治行动。2、家长要把好第一关,给孩子讲清带手机进校园的危害,让孩子对手机进校园的危害有正确的认识,主动远离,专心学习。若学生有要事或出现紧急情况需与家长联系,可以随时找班主任、科任老师或宿管老师用学校各楼层电话进行联系。3、学校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班级微信群、主题班会、签订承诺书、校园广播、值日组检查和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宣传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及管理措施,并结合当前学生由于使用手机造成的危害案例进行宣传教育。4、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5、家长若有急事联系学生或接到关于学生不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