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期末复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M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doc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地狭(苏伊士运河)、红海;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地峡(运河)为界,目前经常使用的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全被大洋所围;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2、全球海陆分布特点: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狭(运河)断续相连;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好像是一块大陆分离开来的。3、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深度大、高差大;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洋脊贯通四大洋。大陆架是指大陆周围的浅水地带,从低潮线开始以极缓的倾斜延伸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4、板块边界可分为:离散型、汇聚型、平错型板块边界。5、全球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6、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的夏干气候范围最大,特征最明显,此外还包括美国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冷月气温在4~10℃左右,年雨量约为300~1000mm;贴近大洋沿岸有冷流经过的地区,最热月均温不足22℃,为凉夏型地中海气候,夏季凉爽多雾,日照不强且干燥少雨。成因:亚热带大陆西岸的行星风系正常分布,这里气候深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季节性交替控制。夏季本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以下称气流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盛行温带海洋气团,气旋活跃,降水较多。植被和土壤:常绿硬叶林带,以常绿灌丛林为主,发育着褐色土。7、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指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纬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8、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呈纬向地带性分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结构,因受海陆位置、地形结构、地势起伏、洋流性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破坏,使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大陆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由不同地形类型引起的气候差异。9、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有一定高度的山地或者高原,其气候具有垂直地带性结构,其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将会随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多。10、厄尔尼诺: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主要特征是:从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1-2年。11、拉尼娜: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12、沙漠化概念: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沙漠化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沙漠化的发展结果,使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地表植被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等。第二章1、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每一带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个组成部分之间饿内在的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部分影响另外的部分。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内在联系性、空间组合性、动态演变性。第三章1、洋流的分类与成因:洋流亦称海流,是指具有相对稳定流向和流速的海水运动。可分为: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梯度流;风对海面的摩擦作用而产生的风海流;由于海水的流失和相邻海区的海水补充空缺所形成的海流成为补偿流。风海流:在风的作用下而产生的风对海水的应力,包括分风对海水的摩擦力和施加在海面迎风面上的压力而形成的一种稳定海流,是海流中比较稳定的一种。2、海洋能:指海洋的自然能量(动能、势能和热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度差能等。3、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陆源与海岸带开发污染、大陆架钻探与深海采矿、海洋倾废、船源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污染物的种类有: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与赤潮、固体废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特点:污染源多、持续性强、危害大、扩散范围广和控制难度大。第四章1、人地关系是怎样表现的?1)采集狩猎社会:是指人类产生到原始农业出现以前的阶段(距今大约300万—1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时间。人地关系:此时人类还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