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www.hhu88.com鸿鹄家教信息网PAGE-10-第32课时:阿基米德原理(1)教材:《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教学目标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做好实验,正确得出实验结论教学难点明确公式中各量的关系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教学用具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石块、牙膏管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什么?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现在我们用实验来进行探索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新课教学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演示1:将一个瘪的空牙膏管放进一个盛水的容器里,则见它沉入水底。提问:这个瘪的空牙膏壳为什么沉下去呢?演示2:将瘪的牙膏管整成鼓状,再放进水里,鼓的牙膏管却浮于水面并未下沉。提问:为什么同一个牙膏管(其重力不变),瘪的就下沉,而鼓的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呢?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牙膏管浮在水面时,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演示3:在空牙膏管中加一些细砂粒,并引导学生观察牙膏管将随着加进去的重物的增多而逐渐下沉。结论:物体的重力逐渐增大,但是它还是处于漂浮状态,它受到的浮力也变大了,所以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越大。实验探索实验1:F2F1小桶物体F3图1图3图2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②按本节课文实验1的说明,参照图12-6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把物体拴牢。物体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物体触及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③实验现象及实验分析:小桶和物体的体积相等。将小桶和物体挂在弹簧秤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1,且F1=G桶+G物,如图1;将物体浸没溢水杯中,水被物体排出,且V排=V物=V桶,此时弹簧秤读数为F2,且F2=F1-F浮,如图2;将水加满小桶,物体仍然浸没水中,此时弹簧秤读数为F3,且F3=F2+G排,如图3;比较F1、F2、F3得到F1=F3。数据分析:实验结论:说明: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即使物体不是浸没,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实验2①实验目的: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②实验步骤按课本图12-7进行③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木块重力木块受到的浮力小桶重小桶和木块排开水总重木块排开水重结论:漂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说明:实验表明,木块漂浮在其他液体表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也等于木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教师总结以上实验结论,并指出这是由20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适用范围:适用于计算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也适用与计算气体的浮力。公式的物理含义:F浮与V排、ρ液成正比。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浸没后的深度无关。例题解析有一个重7.02N的实心铁球,把它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时受到多大的浮力?如果是一个重7.02N的铝球呢?如果是一个重7.02N的木球呢?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铁球、铝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由于铁球、铝球在水中下沉,它们排开水的体积就等于它们的体积,而铁球、铝球的体积可以用V=m/ρ求得。木球在水中是处于漂浮状态,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知道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此时就没有必要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求了。解:作业P1893、4、5板书设计4.公式的物理含义:F浮与V排、ρ液成正比。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浸没后的深度无关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3.适用范围:适用于计算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也适用与计算气体的浮力。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