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资料.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8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资料.ppt

2010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资料.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串讲的主要内容:课程说明内容串讲考情交流1、指定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课程特点:难度较大、理论性强、逻辑推演严密。3、方法提示:系统学习、加强练习、注重摸考。系统学习:课程特点决定了在学习时,注意加强理解,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建立知识框架。加强练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必要的知识点,切忌死记硬背,同时,要做一定数量的同步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注重摸考:考前要做几套模拟题。有针对性地掌握重要知识点。4、课程内容:涵概了原公共政治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另外还包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部分内容。主要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以及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二部分(1-3章)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三部分(4-6章)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第四部分(7-8章)主要涉及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可概括为六个字:历史、含义、方法。重点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难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背景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客观条件)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密切相关: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2、列宁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3、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唯物主义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可知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历史唯心主义辩证法(联系、运动、矛盾)世界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否认内部矛盾)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统一性唯心主义问题客观唯心主义二元论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物质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2、运动与相对静止(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本质的解释,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不同,不仅在于提出了正确的哲学物质观,而且在于引入了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实践。(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三种形式: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第三,科学实验。(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