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第23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小琛****82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第23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七第23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时作业·学以致用]实战演练夯实基础一、选择题1.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其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文件()A.反映出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B.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C.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维护人民公社的经营自主权解析:据材料“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可知中共安徽省委制定的《省委六条》允许生产队实行责任制,这说明这一文件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故B项正确。答案:B2.1979年春,甘肃干部张浩致函《人民日报》,明确反对包产到户。时任国家农委主任王任重函告《人民日报》总编辑胡绩伟,要报社“站出来说话”。第二天头版发了张浩来信,加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的“重要按语”。这表明()A.经济改革并非一帆风顺B.包产到户不符合中国实际C.改革开放在争议中前进D.“左”倾错误思想未被纠正解析:由材料“1979年春,甘肃干部张浩致函《人民日报》,明确反对包产到户”,可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遇到阻碍,故选A项;包产到户符合中国实际,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包产到户的贯彻情况,排除C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纠正“左”倾错误思想,排除D项。答案:A3.下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关于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背景,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80年代初期下降与家庭联产承包有关B.80年代后期增高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C.1990年波动是因为“南方谈话”影响D.1994年后期下降是因为贯彻十五大精神解析: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城市的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的,故选A项;80年代后期增高是由于城市在1984年改革国有企业,排除B项;“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排除C项;十五大是在1997年召开的,排除D项。答案:A4.浙江姚浜村是中国第一个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探索。此后,土地流转逐步推广开来。材料主要说明()A.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B.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C.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D.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解析: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获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材料中的浙江姚浜村的土地流转是“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这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故选C项。答案:C5.1985年,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首先提出并实行的“满负荷工作法”,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先进的目标,然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并与个人报酬挂钩。这一工作法()A.发展了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C.大大增强了企业活力D.实现了管理体制转变解析:由材料“对企业各项工作提出比较先进的目标,然后由低到高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形成保证体系,并与个人报酬挂钩”可知满负荷工作法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故选C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A项;1992年后开始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强调分配方式而非管理体制的改变,排除D项。答案:C6.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进行放权让利;改革的第二阶段,跃进到产权变革,以及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在第三阶段,核心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A.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C.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D.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解析:材料中“第一阶段”“第三阶段”表明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性,“放权让利”“跃进到产权变革”“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渐进性,故A项正确。答案:A7.老百姓口中的“倒爷”一词广泛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指一些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的人。“倒爷”的出现说明()A.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B.当时全国物资极度匮乏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D.人们普遍接受市场经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