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前 言精选.docx

前言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前言第一篇:前言前言《中共镇平县高丘镇组织史资料》(1987.12—2008.12)编纂工作,是根据中国共产党镇平县组织史资料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组织史编纂方案要求,接续《中共镇平县高丘镇组织史资料》(1949.10—1987.11)编纂的第二卷本,时间跨度为20年。续编《中共镇平县高丘镇组织史资料》(1987.12—2008.12)第二卷,对于研究高丘镇党的组织工作历史,总结高丘镇自1988年元月以来二十年的经验,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续编的《中共镇平县高丘镇组织史资料》(1987.12—2008.12)第二卷,在内容上,以党政组织及领导人员发展变化情况为主线,主要包括党、人大、政府,下属的武装部、共青团、妇联组织及所属的村级党政组织发展变化情况。在时间限上,真实反映了高丘自1987年12月起至2008年12月止,20年间的党、政组织机构沿革、党员干部发展变化、主要领导成员更迭情况等。此次续编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编纂人员的努力和相关人员的全力配合下,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走访了许多知情的老领导、老同志,进行了反复的核实和认真的编纂修改,力求做到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高丘二十年来党政组织机构和领导人员发展变化的历史原貌。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久远,材料欠缺,遗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希望有关领导和在高丘工作过的老前辈,对本稿提出批评指正。编者2011年9月凡例一、编写体制:本次组织史编写,共设二章。第一章,主要收录乡镇党、人大、政府领导机构及下属武装、青年团、妇联组织,设二节,分别收录高丘镇、四山乡领导机构。第二章,主要收录村级党组织、行政组织。其中乡镇领导机构按代表会届次、机构变更或主要领导人变动情况分段;村级领导机构结合部分村级行政区划变更情况,均按时间顺序,不再分段。二、编写形式:本次续编采用文字叙述、机构人员名录和图表相结合的编写形式。文字叙述:总的概述、章的简述、节的提要、机构变更或主要领导人更迭时的交待性陈述。机构名录包括:机构名称变更、机构合并、起止时间、隶属关系、驻地及下辖组织,领导人姓名、职务、任离职时间及有关注释。图表包括:行政区划图、党组织沿革示意图、党政机关驻地及党的基层组织、党员及行政干部统计数字等。三、收录范围本次组织史主要收录1987年12月至2008年12月高丘党的组织、人大组织和行政组织、武装部、共青团、妇联,下属村级组织机构的沿革和正副职领导人名录。党的组织收录包括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纪委委员。四、有关问题的说明(一)、机构名称。一律采用历史称谓,第一次出现时要使用全称,之后加括号注明后用简称;各组织机构名称出现时,注明该机构的起止时间,隶属下辖组织和驻地,其隶属关系,下辖组织和驻地与前不变则不加注述。(二)、关于资料收集。全面、完整、客观、准确。各项内容均必须出自正式文件依据;机构和名录,按时间顺序的延续依次收录,不可出现间断,确有间断的,应按有关依据说明情况,不能凭印象和推断填写。(三)、关于名录。名录后括号内任职和离职时间要注明年月;非妇女组织中的女性、少数民族、代理等,应在名录后括号中注明;(四)、关于机构。组织史收录的机构是指常设机构;机构“沿革”指:成立、撤销、合并、合署、挂靠、划入、代管、归口管理、设在X单位、一个机构挂两个牌子、更名、分设、转为某机构等,在文述部分要注明。(五)、关于文字。遣词用语既要科学、规范,又要符合语法,避免使用方言土语。注意法定用语,如“选举产生”、“表决通过”是有区别的。(六)、关于标点。著作、文章、文件和刊物用书名号;组织名称、事件名称、会议名称不用引号;年、月之间用圆点,年、月、日的写法为直接用年、月、日汉字。(七)、关于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年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述;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不能混用。成语、专用名词、固定词组、习惯用语中的数字和并列连用表示概念的数字,都用汉字,如:第八次代表大会。年份一律用全数,如1999年。(八)、关于称谓。行文用第三人称;人名要直书其意,不加同志,必要时可加职务。领导职务用规范名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不能直接简称为党委委员。概述高丘镇位于镇平县城西北部30公里处,属典型的浅山丘陵区。东与二龙乡、石佛寺接壤,南依王岗乡、卢医镇,北接南召县,西与内乡县相邻。总面积182.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70455亩,截止2008年12月,全镇共辖29个行政村,446个自然村,38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150户,54888人。居民以汉族为主,包括回族、蒙古等多个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丘镇于1947年10月首获解放,1948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