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蜀先主庙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为匈奴族后裔。),为匈奴族后裔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为匈奴族后裔。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刘禹锡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史之乱,举族东迁,刘禹锡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公元793年(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一同公元年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参与永贞革新,结果一同贬谪远郡,历尽坎坷。参与永贞革新,结果一同贬谪远郡,历尽坎坷。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到洛阳,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后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其诗精炼含蓄,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其诗精炼含蓄,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诗豪”。【注释】注释】蜀先主庙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白帝山上,⑴蜀先主庙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白帝山上,此诗当作于此时。诗当作于此时。天下英雄:蜀志?先主传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⑵天下英雄:《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⑶“势分势分”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⑶“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天下。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此代指刘汉帝业。⑷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此代指刘汉帝业。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此指诸葛亮。⑸相:此指诸葛亮。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⑹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大意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战乱局势中与魏吴鼎足三分天下;战乱局势中与魏吴鼎足三分天下;雄心勃勃立誓复兴汉室统一铸钱。雄心勃勃立誓复兴汉室统一铸钱。得到贤明丞相孔明开国有人辅佐;得到贤明丞相孔明开国有人辅佐;生了个儿子阿斗却不是一个圣贤。生了个儿子阿斗却不是一个圣贤。多么可悲原先蜀汉宫廷的歌妓们;多么可悲原先蜀汉宫廷的歌妓们;如今却欢歌曼舞尽在魏王的殿前。如今却欢歌曼舞尽在魏王的殿前。蜀先主庙》《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这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立意在赞誉英雄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鄙薄庸碌。起二句确是先主妙似不用事者。庙,妙似不用事者。后四句沉着之至,不病其直。沉着之至,不病其直。”蜀先主就是刘备。先主就是刘备。首联“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首联“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细品诗意,其妙有三:境界雄阔奇绝。突兀挺拔。细品诗意,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奇绝。天下”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天下”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遣词结言,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使事无迹。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二、使事无迹。“天下英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禹锡仅添蜀志?先主传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禹锡仅添便有庙堂气象。意在言外。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三、意在言外。“尚凛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了。雄气概,自不待言了。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起自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刘备起自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得之不易。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之不易。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公元前118国,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公元前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年(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