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析中职英语教育的特点及其应对策略英语教研室:李秋芬内容摘要:英语是中职学校必修的教学科目,随着当今对外经济贸易、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英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不少用人单位也将英语水平作为录用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中职生来说是必备的技能之一。社会发展,英语的应用更加广泛。因此,学校英语的教学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地更新、变化,加强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特点;对应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素质、实用技能、英语读、写能力等一些与现代化生产联系紧密的要素,成为了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首选标准,尤其是在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先进生产工艺的应用等方面,英语知识表现出其重要作用。如何根据中职英语教育的特点,采取合理的对应策略,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中职英语教育的特点中职英语不同于普高英语,中职英语包括文化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中职英语教育具有中等英语教育与职业英语教育即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英语教学与职业路径相结合的双重属性中职英语教育具有中等英语教育的特征。它们的课程结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职业英语教育课程都非常重视实用性。中职英语教育是职业英语教育中的低层次,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处于基础水平。中职学校的英语是生活的英语和职业的英语(二)中职英语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并重。一个“更要注重”是“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业务活动的能力”。一个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中需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三)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学校数量和招生人数也有了显著增加。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下滑,大部分是无法升入高中或者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才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也相对地越来越差,特别是英语学科,学生的英语水平远低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课堂上,大多数学生提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最后对英语产生厌学、反感情绪,对于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只能理解和掌握一部分,很多学生既听不懂又讲不出,对老师的提问没有勇气回答,甚至连学过的课文也没有几个同学能准确流利地读下来,课堂气氛很不活跃。词汇量严重不足,能积极使用的词汇则更少,语音、语法知识相当薄弱,学过的句型不太会运用,听说能力极差,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讲的都是“哑巴”英语。(四)教学模式陈旧、方法单一目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还是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满堂灌,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局限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还有些教师把英语实践教学简单地认为是分组朗读,听听磁带,角色扮演等等。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跟教师读,没有时间去思考,去分析,没有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当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下,很多中职学校的英语课还处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这无疑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英语学习处于枯燥的讲解和被动的应试中,往往是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二、相对应的策略针对中职英语教育的这些特点,提出相对应的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根据专业特点,选用合适教材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好的教材可以起到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材应该考虑到其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突出岗位特点,选择与学生英语基础尽量相衔接的教材,在基础英语的选材方面,首先应该注意语言交际的功能,增加一些对学生就业有益的内容,如英语招聘广告、简历和求职信等。在专业英语的选材上,要有一定量的学生毕业后接触到的产品简介、操作说明和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但不宜过于专业化和学术性,牢固树立专业知识和基础教育并重,学习知识是基穿培养能力是关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目的的思想。努力促使学生由语言的学习者向实践者转变,英语教学的重点由语言能力转化为语用能力,把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引向市场化的专业英语教学,将学以致用的效果最大化,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为市场就业服务的目的。(二)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近年来,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滑,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有较大差异,无论是采用高要求,还是低起点或是抓中间、带两头的教学模式,都只能面向一部分学生,而使其他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不搞“一刀切”,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