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佳晨****ng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历史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

高考历史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历史综合练习题及答案2017年高考历史综合练习题及答案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为帮助高考生们更好地复习,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一份高考历史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1.(2016·哈尔滨模拟)中国古代流传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说法,这是中国古代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需求B.宗法观念的延续C.儒家道德的影响D.社会习俗的约束【解析】选B。“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商代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当时小农经济还没有出现,故A错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反映的是王位传承以血缘为特征,体现的是宗法观念,故B正确;儒家思想出现在春秋时期,故C错误;王位传承与社会习俗无关,故D错误。2.(2016·重庆调研)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A.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C.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D.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解析】选A。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正处于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故A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形成,应该是在春秋战国之后,故B错误;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故C错误;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的时间也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故D错误。3.钱穆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主要是由于当时()A.世官制转为科举制B.分封制转为郡县制C.刀耕火种转为铁犁牛耕D.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解析】选B。科举制出现于隋唐,故A错误;秦朝实行郡县制,取代了贵族世袭的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的开始,符合题干,故B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故C错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故D错误。【拓展延伸】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郡县制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其目的都是加强对地方的管辖,以巩固统治,也都产生过积极影响。(1)西周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关联的传承制度,受封的诸侯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在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对周王需承担一定的义务,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只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后来却导致了诸侯纷争,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2)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调迁,不得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郡县在中央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所有权,地方绝对服从。郡县制是在否定分封制基础上得以确立和发展,使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3)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是历史的进步。4.(2016·兰州模拟)“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A.重农抑商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D.削弱相权【解析】选B。材料意思是,国家要建立,(一定要)根本强大,末梢弱小,这样才能巩固……治理天下就应该像运用身体使唤手臂,运用手臂使唤手指,从大到小管理,大小适称不违背常理。由此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正确。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这一措施()A.加强了汉初的中央集权B.确立了汉初思想大一统C.加剧了地方与中央对立D.体现了汉承秦制的原则【解析】选C。解读题意,反映的是汉代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子弟,设立诸侯国,因诸侯国在其封地有很大独立性,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故C正确。6.(2016·乐山模拟)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解析】选B。汉武帝的内朝主要是秉承皇帝的旨意作出决策,外朝执行,故A错误;唐朝三省分权中,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体讨论、决策,故B正确;内阁制中的阁臣听命于皇帝,故C错误;清朝的军机处“跪受笔录”,对皇帝负责,故D错误。7.(2016·眉山模拟)“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则民谣评说的政治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解析】选B。材料中“举”“察”等表明是西汉开始的察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