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历史综合提升复习试题及答案2017高考历史综合提升复习试题及答案经历了汗水洗礼,才更懂得收获的喜悦,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一份高考历史综合提升复习试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一、选择题1.培根说:“(中国)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培根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准确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表述判断:中国对世界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发明首推四大发明,一在文化方面应该是指印刷术;二在战争上,应是火药,极大增强了新兴资产阶级同冷兵器的骑士作战的实力;三在航海上是指指南针。答案D2.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解析活版技术从北宋开始使用,活版之前传递信息并不是都用手抄,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A、B、C三项错误;活字印刷在北宋时出现,是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的,D项正确。答案D3.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是()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②以算筹为计算工具③以珠算为计算工具④以十进制记数系统为计算方法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于东汉时期,珠算在元代出现,③不符合题意,①②④符合题意。答案B4.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数量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石氏星表》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D.《黄帝内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石氏星表》是天文学著作;《九章算术》是数学著作;《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黄帝内经》是医学著作。只有B项符合题意。答案B5.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出现②发明测量地震方向的地动仪③制造黄道游仪④发明新型浑仪——简仪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解析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出现在战国时期;测量地震方向的地动仪出现于东汉;黄道游仪是在唐朝创造的;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简仪。答案A6.1930年在甘肃北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了《汉代木简》。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文字发展的认识。材料不能体现A、B两项;楷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C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木简是当时主要的书写载体。答案D7.《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反映的农学思想是()A.因地制宜B.多种经营C.商品生产D.重农抑商解析题目的意思是不违农时,掌握土壤条件,则可使农业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劳而无获。答案A8.据《中国救荒史》统计,历史上灾害的发生连绵不断,仅明清两朝灾害记录就达2100余次,平均每一年就有2次以上。下列著作中体现“救荒”思想的是()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千金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从材料中的“明清两朝”“救荒”等信息可知A项正确;B项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C项是元代的农学著作;D项为唐代的医学著作。答案A9.在我国某一部医书中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部,“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含有近代生物进化思想。这部医学业著作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伤寒杂病论》D.《千金方》解析《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答案B10.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B.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C.中国古代文明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