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7卷第2期2009年4月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JournalofCha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v_-V01.27ScienceNo.2Edition)Apr.2009苏轼词境界美赏析高纯林(常州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2)摘要:文章根据王国维的境界说和当今关学、词学专家的有关论述,以美学观点举例分析、归纳、欣赏苏轼词的境界美,认为苏轼词具有清旷雄奇、广阔渺茫、静夜深院、梦幻别离、独处清凄、宴饮聚散、歌舞音乐之境界美。关键词:王国维;境界说;苏轼词中图分类号:1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887(2009)02—0025一05“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节”、“挽雕弓”、“西北望”、“射天狼”等动作,展示出生动雄奇的境界,并给读者以壮美的享受。《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意境是诗人的心灵和其塑造的形象中自然与生命的结合,是作者和读者审美的中心。.因此,历来的文论家特别是一些重视探索艺术规律的,对意境的有无深浅往往特别重视。”【2】67““‘境界是创作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对立统一的产物,这对立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词的上片描绘赤壁之下,长江流水滔滔不息,统一的过程也是美感产生的过程,境界的出现便是美的显现。”∞o笔者认为苏轼词境界美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激浪拍击江岸,奇形怪状的巨石高高耸立江面,翻卷起的浪花像无数堆起的白雪,形成气势雄伟的境界,使人振奋、向往。下片在上片江边外景描绘的基础上,想象当年威震大江南北的英雄周瑜潇洒不凡、指挥若定的将帅形象,以及敌军惨败的战场情景。从江边的动写到室内的静,再由室内的静延伸到赤壁之战的激烈战斗场面,把读者带到一个令人神往的境界,使读者由衷地敬佩古战场上英雄人物。一、清旷雄奇之境苏词在题材的扩大、境界的拓展、音律的突破、体制的创新、风格的改变等方面都显示了自己的优势,并体现了他的革新精神。清旷雄奇是苏词的突出特点,后人以此作为区别于他之前,如晏殊、柳永、张先等人的作品风格。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的上片写作者率众出猎,倾城围观,场景雄壮,形神具备。下片以战场杀敌的意念和人老志坚、对英勇威武的向往为基础,写了“开张”、“持收稿日期:2007-12-25二、广阔渺茫之境苏轼被后人公认为是开创豪放新词的领袖人物,他胸怀豁达,视野开阔,正视社会现实,关怀民生疾苦,创作了众多的以原野、农田、海滩、天空等为背景的大视野、大手笔、风格清新的新词。如:《水调歌头?快哉亭作》:“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作者简介:高纯林(1933一),男,高级讲师。万方数据26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2009盔山色有无中。乱中连刚换上的漂亮的紫红裙子都被踏破了。这儿作者以描写人物动作为主,写得十分真切,“抹”、“看”、“相排”、“踏”,显示她们那种好奇而又害羞胆怯的心理,连活泼的神情、爽朗的笑声,似乎都使读者看到、听到了。词人构建的场景意境鲜明,美妙生动。下片由近景推向远景:麦收季节快到了,村民们老老少少聚集在社庙里祭祀土地老爷,以求好收成。乌鸦和老鹰盘旋在村庄上空,为了有机会吃到美味祭品。老人终于喝醉了,在黄昏时卧倒路旁。一个鲜明生动、由动到静、协调和谐的意境给人丰收在望、众人欢乐的幸福感受。第四首:“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词“从虚实两面写身居快哉亭所见,既有从落日余晖到水天相连,从碧波镜净到风起浪掀的实写,又有以平山堂作比,借写平山堂的孤鸿杳杳、山色漾漾来表现快哉亭胜景的虚写,开阔明媚的景色体现出作者心胸的适意”L4J164。“风起浪掀”之境,正是逆境,但他泰然处之,大气凛然,无往不快,无时不适,显示其豪放本色;“水连空”、“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渺渺没孤鸿”又是广阔渺茫之境界,能使读者开阔心胸,拓宽视野,产生无限遐想、无比快感。结尾两句,词人表示:只要胸中有一点正大豪迈、吞天吐地的浩然之气,就能有千里快风排除一切。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