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深微妙的诗话(上)(影珠诗话)周笃文诗话,是有关品赏、评议诗歌的功能,探讨诗歌的地位、作法、流派、技巧、轶事等的带有随笔、札记性的文体。它语言优美,思致活泼,极富情趣,是中国诗歌理论一个重要的分支。诗话的渊源由来已久。如《西京杂记》之司马相如《答盛览问作赋》:“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作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也”即是一例。何文俊在《历代诗话》序中,更提出:“诗话于何昉(始)乎?赓歌纪于虞书。六义详于古序。孔孟论言,别申远旨。春秋赋答,都属断章。三代尚已。洵骚人之利器,艺苑之轮扁也。”它把源头追溯到《尚书·尧典》的虞书中的一段文字:“帝(舜)曰:夔,命女(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指出了诗既要表现作者的情志,还要符合声律之美。只有做到八音克谐,才能达到人神共乐的境界。这既符合艺术的规律,又有理论的高度,是诗学开山的伟论,对后世影响极大,为礼记、乐记和毛诗大序所本。虞舜时代,的确是华夏文明一个辉煌的起点,是中华诗词的星宿之海。《礼记》说:“昔者舜作五弦之琴而歌南风。”歌词是:“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大意是说:“芬芳的南风哟,可以吹散我百姓的烦恼;及时的南风哟,可以增加我百姓的财宝。”这是一首表现上古太和气象的赞歌啊。另一首《卿云歌》也见于《尚书大传》、《竹书纪年》。歌词是:“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指一种“非烟非雾,五彩氤氲”的彩云,被当作祥瑞的象征。诗的大意是:“灿烂的卿云哟,你异彩纷呈,何等辉煌。光华四射的太阳接替月亮,天复一天地升起在东方。”只16个字,却如此壮伟辉煌,笔力高古,句法奇矫,简直就是一曲光明的礼赞。史称,这是在虞舜禅位于夏禹时所作。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070年,距今已4081年。可谓中华诗国的开篇之作。这对于构建我国诗话学与诗歌理论,有着极大影响。虞舜而后,孔子的诗学观也是公认的经典。他在《论语》中的点评,皆极有分量。如与子夏的对话“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皆于言外得意,指出美人不但要有丽质,还要有礼。就像作画,必须有好的白素才能加工成为出色的丽人一样。他还提出了“兴观群怨”之说。兴,是引发创作的激情。观,是考察得失,改进政策。群,是团结大众和谐相处。怨,是怨刺上政,即批评劣政。他还提出了“温柔敦厚”,诗教也,即儒家的君子应具之品格修养。1994年在郢都(江陵)楚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有二十九简,约千余字,记载了孔子对60篇诗的评价。经专家考证,定名为《孔子诗论》。此文的发表,立即引起世界范围的轰动。这个楚竹简本,保存了诗经先秦时代的原貌。其类序为《颂》、《大雅》、《小雅》、《邦风》,而今本“国风”乃汉人避刘邦之讳而改的。精深微妙的诗话(中)(影珠诗话)周笃文诗话成熟于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标志着这种文体的定型。不过此前钟嵘的《诗品》,已是系统评论诗歌的专著。《诗品》将自汉以来五言诗的作者分为上、中、下三等,为之“定品第,显优劣”。在序中更对诗的产生与功用,做了生动的论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享,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谓一等的美文名论。唐人司空图之《二十四诗品》则踵事增华,把艺术风格分为雄浑、冲淡、高古、典雅等二十四品,分别用十二句四言诗加以描述。如以“反虚入浑,积健为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形容雄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形容含蓄等,皆极富启示性。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则以资闲谈与记本事为特色。如云:“苏子瞻学士得西南夷人卖蛮布弓衣。其文织梅圣俞春雪诗:‘朔风三日暗吹沙,蛟龙卷起喷成花。花飞万里夺晓月,白石烂堆愁女娲。……’而异域之人贵重如此……遂以此布更为琴囊。”南宋尤袤的《唐诗纪事》则专论唐人诗作,抉摘精慎,足资清赏。如记开元十六年,玄宗亲择廷臣十一人出为诸州刺史,诏大臣于洛滨送行。“命高力士赐诗令题座右。帝亲书且给笔纸,令自赋,赉绢三千遣之。帝诗云:‘眷言思共理,鉴寝想惟良……恤惸且存老,抚弱复绥强。勉哉各祗命,知予眷万方。’”一开诗风,千古传为盛事。文中明言令高力士赐诗,则此诗乃高力士代撰,其著作权应归高氏。两宋诗话尤佳者,还有叶梦得著《石林诗话》。主张作诗当“意与境会,言随意遣”,能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者为佳。严羽之《沧浪诗话》创以禅喻诗之法门,重在妙悟。如云:“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