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班级:监理一班学号:20103036姓名:杨秋月指导老师:吴莉施工安全管理论文:浅析我国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管理班级:监理一班学号:20103036姓名:杨秋月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道路与公路的数量在持续增长,但由于道路施工存在着工期长,流动性大;工程量大;工序复杂等特点,使其在施工期间存在许多安全问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关键词:道路施工危险源辨识管理对策安全评价一、建设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1.建设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分析1.1危险源的含义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环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的累计作用。施工安全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对建筑系统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进而对其进行控制。1.2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表现形式不同,但从事故发生的本质讲,均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根据其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把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道路建设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有害物质称为第一类危险源。(2)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越是或限制措施破环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为第二类危险源。它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等三种类型。物的故障。环境因素。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在施工安全系统,第一类危险源一般不可避免的存在,完全消除几乎不可能或付出的代价过大,主要是通过消除第二类危险源的途径减少或消除事故的发生。二、例工地上拆除钢管脚手架施工中的危险源辨识实证分析某施工队在城市一条街道旁的一个旅馆工地的拆除钢管脚手架。钢管紧靠建筑物,临街面架设有10KV的高压线,离建筑物只有2米。由于街道狭窄,暂时无法解决距离过近的问题。而由于某些原因,又不能切断对高压线的供电。由于上午下过雨,下午墙上仍比较湿。虽然上午安全员向施工人员讲过操作方式,要求立杆不要往上拉,应该往下放,但是下午上班后在工地二楼屋面“女儿墙”内继续进行工作的泥工马XX和普工刘XX在屋顶上往上拉已拆除的一根钢管脚手架立杆。向上拉了一段距离后马XX,刘XX以墙棱为支点,将管子压成斜向,欲将管子斜拉后至于屋顶上。由于斜度过大,钢管临街一段触及高压线,当时墙上比较湿,管与墙棱交点处发生火花,将靠墙的管子烧弯25°C。马XX的胸口靠近管子烧弯处,身上穿着化纤衣服,当即燃烧起来,人体被烧伤,刘XX手触管子,手指被烧伤。楼下工友及时跑上楼将火扑灭,将受害者送至医院。马XX烧伤面积达50%,由于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于2月20日晚12点死于医院,刘XX烧伤面积达15%,三根手指残疾。依据上述作业活动信息,对照危害的分累,可以发现如下危害;(1)物的不安全状态,;设计不良——高压线距离建筑物过近。(2)人的不安全行动;A不采用安全措施:钢管据高压线过近而未采取隔离措施;b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把立杆往斜上方拉;c使用保护用具缺陷:不穿安全服装。(3)作业环境的缺陷:工作场所间隔不足。(4)安全管理的缺陷。a没有危险作业的作业程序;b作业组织不合理:——人事安排不合理:工人不具备安全生产的知识和能力;——从事危险作业任务而无现场监督。从上述危险源中,(1),(3)两点是“先天”造成的,其余的危害是可以避免的。三,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实证分析危险源的辨识与分析1机械事故发生的原因机械事故主要是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不良,致使设备经常带病工作;安全装置或保护设施不齐全或失灵,无法起到正常的安全保护作用人为原因主要是施工组织设计与现场安全管理两个方面:一为人员素质差,在施工管理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差,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施工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机械操作人员违章作业,二是为了赶工期,机械操作人员疲劳操作。2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1)地质条件不好,或是地下渗水及地面水浸泡造成土质松软,支撑力不足造成坍塌。(2)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现场管理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案不正确,没有采取正确的支护,或是当现场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没有相应改变支护方案,二是支护材料的强度或刚度不够。3物体打击(1)基坑成形后未及时清除周边的危石或是堆放施工材料距基坑边过近。(2)吊装结构物无专门的施工方案,施工人员无防护措施。(3)切割机具无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