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手机银行的种种屏障近年来,我国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日渐完善,银行业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的需求十分迫切,消费者对电子支付的需求逐渐增加等因素,为手机银行提供了良好的的发展环境,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到来。1、消费者接受程度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消费观念在我国依然根深蒂固。在美国使用电子货币交易已占到整个消费市场的30%,而我国仅有5%的消费是通过电子货币方式完成。中国人更习惯于现金交易,这就意味着7.6亿张银行卡用户有很大部分属长期不用的“休眠卡”,这为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带来极大障碍。2、安全支付顾虑多。用户对安全性的担忧是移动银行业务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移动银行涉及到用户的个人银行账号,用户对此十分敏感。一旦出现交易失误,将会极大打击用户对该业务的信任度。由于SIM卡等技术的改进,现在移动银行业务的安全性已经大大提高。随着指纹识别和密钥技术的发展,用户的支付安全将更有保障。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短信等欺诈行为的影响,用户对移动银行业务的安全性依然信心不足。3、技术实现未过关。目前采用较多的基于短信和USSD方式的手机银行业务,都是利用非常低速的信令信道进行银行信息的传输,而且采用短信息的方式,实时性得不到保证,这对于支付业务来说是无法接受的。4、手机支付功能不足。利用手机进行小额支付是收集银行业务的一个非常具有杀伤力的应用,可是目前我国的手机银行业务在支付功能上主要还是针对一些数字产品(例如远程教育、电话卡充值、彩铃、游戏等),针对实物产品的购买支付活动还非常少,这当然还需要移动POS系统等辅助设备和技术的支持。手机支付必须从现有的只能做数字产品的支付走向实物产品支付,才能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走向繁荣。5、业务使用比较繁琐。手机银行的用户进入和使用门槛都比较高,申请和交易程序比较复杂,而操作的复杂性往往使用户望而却步。因此运营商必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简化操作手续,设计合理的流程,降低消费者的使用门槛。6、标准与兼容性较差。标准和兼容性问题往往会阻碍服务的推广。目前国内支付系统多采用STK、USSD和BREW等不同技术手段提供服务,加上不同的移动运营商、商家、终端和银行的存在,运营商必须考虑服务的标准化和兼容性问题。只有解决了标准和兼容性问题,才能减少用户使用的麻烦,提高服务的质量。手机银行的困境求生“手机银行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联动优势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斌向记者表示,“只要手机银行产业链的各方密切配合,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想使手机银行业务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必须让银行卡的使用更方便、交易更活跃。而为了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还需不断的进行教育投入。比如,手机钱包目前向大多数用户免月租费。另外,由于移动银行业务种类繁多,运营商不可能在一开始把推广的重点放在所有的应用上。从国外经验来看,在市场培育期,出于对新业务的疑惑和安全性的担心,用户更愿意尝试手机缴费等额度比较小的业务。因此,运营商应首先快速普及移动小额支付业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市场的开拓,新的业务、新的支付和认证方式将会不断出现。安全方面,中国移动与银行为确保信息安全投入了巨大的资金,除了对整个支付流程各环节加强技术保障和流程管理外,在业务发生过程中,中国移动与银行都各自进行了层层加密,并对用户资料、所发送及接收的信息进行对比认证,任何可疑或错误的信息都将视为无效而中止交易。另外,如果发生手机被盗抢、丢失情况,拿到手机的人由于不知道该手机的手机钱包密码而无法恶意消费,用户可拨打手机钱包24小时客服电话及时挂失账户以免遭受损失。业务营销方面,银行和运营商应瞄准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营销。运营商的宣传手段除了互联网、杂志、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宣传渠道外,由于该业务属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的交叉业务,而银行具有安全形象好、网点分布广的优势,所以银行的营业厅和热线也是非常有效的促销渠道。此外,运营商必须为众多的移动交易业务建立一个专门的服务品牌,使用户对一系列手机银行业务有完整的认识。另外,虽然目前在国内手机还不能支付更多的实物产品,但不久的将来,用手机来支付停车费、洗车费、电影票和在自动购物机上买东西,会像我们今天拿着纸币支付一样方便。技术实现方面,受限于无线网络的问题,有望通过3G网络得到解决。采用3G网络作为银行和手机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信息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M,而且可以采用专用的通信信道来传送银行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信息的传输在无线网络还会进行加密保护。用户可以实时、安全、快速地进行银行业务操作和支付操作。经历了以往数年的磨砺和探索,银行及电信运营商对手机银行的理解也变得越来越切实和深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庞大的、融合了移动通信和金融服务的巨大新兴市场将会出现,手机银行也许还将迎来令人兴奋的“第三波”、“第四波”……手机银行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