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8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六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pdf

六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哪里?()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河姆渡2.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经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请问同学们,通过这部专题片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①元谋人使用粗糙的石器劳动②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④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A.云南境内B.北京境内C.陕西境内D.浙江境内4.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5.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始皇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A.河姆渡遗址B.山顶洞遗址C.大汶口遗址D.半坡遗址6.在一次烹饪课上,一位同学把大米和小米做成的粥,命名为“炎黄子孙”,表达了对我国古代的原始农耕成就的崇敬之情。你知道“大米和小米”与下列的哪两个原始居民有关系吗?()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人④河姆渡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华遗产》与中国地理学会共同发起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及最具华夏文明符号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河姆渡遗址同时入选“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名录”和“最具华夏文明符号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B.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C.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D.还能够饲养家畜8.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半坡遗址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遗址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9.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居民的生活》,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错误的是()A.生活在长江流域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C.种植粮食作物粟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10.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栽培稻谷遗存②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司母戊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13.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要部落是()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蚩尤部落D.黄帝、炎帝部落14.下列有关禹的传说,正确的是()①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②治水英雄③因“禅让”而得到首领的位置④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1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A.大禹治水B.精卫填海C.后羿射日D.夸父逐日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非选择题(第16题10分,第17题9分,第18题20分,第19题16分,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10分)1958年5月,在韶关市曲江县城马坝镇狮子岩的洞穴里,当地农民在采挖洞中的堆积物作肥料时,发现了一个中年男性的头骨化石和一批动物化石,考古学家如获至宝。经鉴定,那个头骨化石是13万年以前的原始人类,因为这个头骨化石是在马坝发现的,考古学家便将之命名为“马坝人”。马坝人把石块打制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作为工具,艰难地掀开了珠江流域光辉历史的扉页。——据《韶关历史》改编请回答:(1)从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来看,马坝人生活在什么时代?理由是什么?(4分)(2)马坝人的生活状况与我们学过的哪一古人类最相近?(2分)(3)材料说马坝人的生活非常艰难,你能想象一下马坝人的生活情景吗?(4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分)